2025-06-09

有效提问的具体方法

1.把握课堂提问难度。在小学的语文课中,训练学生做好联系记忆,对学习联系思维十分关键。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掌握好课堂问题的难点,既不可过分简化,也不能过难。老师可能先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提问加以介绍,待学生解答出这一简单提问之后老师可以再提高题目的难易程度,从而诱导学生展开更深入的思维。又或是老师通过一个问题介绍另一问题,把部分语文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学会联系记忆,从而在思考问题时学会综合思考。如此就可以调动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而训练学生关联思考提问的能力。

2.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心智发展以及学习习惯的形成都具有着重大的意义。在课堂中,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应该发挥主导的功能,而学生也应该充分发挥出主体的作用。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传播知识,其最后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和使用知识,在基础上再创造认识,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高度。所以,老师在发问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教师所提出话题都是在学生认识范畴之内的,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是有启迪意义的。部分教师则因为话题设定的不合理,课堂提问成为了自问自答型。而这样的课堂提问也便没有了它存在的价值。教学提问,本来是为促进教师互动,以便使学生处于班级地位而产生的,教师在创设提问时,必须要提高的课堂参与性。

3.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实际教学。提问要注意避免使用过于学术化的术语,保持语言通俗易懂,让教师能够轻松理解和应用。同时,案例要贴近实际教学,比如使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作为例子,增强实用性。如"《桥》的结尾老汉与小伙子同时被洪水吞没,作者为何不直接点明他们的关系?"、"《两小儿辩日》中,孔子真的'不能决'吗?""假如你是《桂花雨》中的母亲,会怎样向城里人解释'摇花乐'?"通过系统化的问题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生。课堂提问是适应新课程标准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种新形式,而“有效提问”则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在“双减”的环境中,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就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 传承孟河医派,培育“小中医” 新苗 ...
    大海漫话人生阅读 73评论 1 0
  • 于永正老师在《儿童的语文》第一辑“于永正论语文教学”第三篇“我看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改进...
    81d99af74dbc阅读 33评论 0 0
  • 读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之《拾纸救夫》——盲目崇拜下的悲剧命运与个体抗争 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记录了众多...
    新解万象阅读 33评论 0 0
  • 6月9日 星期一 劳人简报 1. 湖南、湖北、吉林、江西等地,预计在6月25日左右公布高考成绩。 2. ...
    最美的小太阳阅读 84评论 0 6
  • 您提出了亲子关系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命题——如何把握经验传承与尊重独立之间的边界。这个边界不是固定的红线,而是随着孩子...
    开心花和开心果阅读 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