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相接,薪火相传
-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26)
2003年8月22-25日,学院在德清市的莫干山芦花荡宾馆举办了“2003年暑期学习工作研讨会”,学院领导和中层干部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我到学校第1次参加这样的暑期学习工作研讨会。
22日下午4点乘学院的大巴从杭州下沙出发,2个小时就到了莫干山。晚上8点召开了预备会议,通报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讨论高职的特点是什么,结合育英的实际讨论高职特色是什么?年底要完成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编制岗位责任制和实施院系2级管理等工作。
23日上午会议,陈育旺副院长通报了学院2003年的招生录取情况,计划招生1400人,实际招生1278人,完成率91.29%。我系计划招生330人,实际招生351人,超了21人,还不错,浙江省的高考录取率达到76.6%,再创历史新高。
洪致平执行院长作了题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考察要点及主要信息”报告。全国2002年已经有578所高职院校,219所专科学校,占了高等院校的68%,其中民办高职院校89所,我国的高等学校毛入学率达到15%,高教已经步入了大众化教育。浙江省2003年高职院校达到45所。面对高速发展的职业教育,要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理念,精品意识和质量工程,树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教师为主体的双主体思想,强化质量体系,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全国要建设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1000个精品专业,大力推动产学合作,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高职院校要大力推广职业技术证书制,成立职业培训中心。
根据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 教高司函[2003]16 号)文件精神,解读了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要点和主要信息指标,其中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5个,重点是8个;三级指标36个和1个创新指标,主要观察信息108个。
下午分系部教学和处室管理2个组讨论,重点是高职教学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评估指标的理解。
25日上午会议,张艺副院长传达了暑期“全省高职教育教学研讨会”精神,主要内容是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产学合作。传达了郑继伟副省长的报告精神,浙江省的高职院校是高标准的,定位准确,加大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在全国领先。省内抓5所示范性院校的建设;50个重点专业和重点教师培养;抓评估,把评估作为日常工作,开展5年一轮的评估;抓特色,各学校要有自己的特色,专业要有特色,融入长三角的制造基地。
传达了上海市金山社区学院杨应崧教授关于人才培养评估的报告精神,高职院要办出特色,培养目标要面向岗位,要有很强的职业性,培养的学生是技术性的,具备本专业基本能力,要有与人共处,共享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要诚实,守信,心理健康。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适应社会需求,要有用人单位的参与,实践与理论课的教学比例为1: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走专兼职结合的模式,提高双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人才培养从学历型向有学习力的人才培养,确立以教学为中心和教学管理过程规范。
洪致平执行院长宣布了学院新的机构设置、系部调整和干部任免,由外语系和文秘系组建新的对外经济经贸系,设置对外文秘和涉外家政专业(实际未设置)。撤销计算机与电教中心,信息类实验室划归信息技术系,校园网建设和网站管理划归院长办公室,语音室划归对外经济经贸系,多媒体教室划到各系管理。要加快学院校园网络建设,开发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师资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统,杨振顺调院长办公室。聘任周有铭为对外经济经贸系主任,陈六明为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邓松如任信息技术系副主任,吴菲菲任艺术系支部书记,崔大康任工商管理系支部书记。
洪院长还对新学期工作提出了要求,学院支持各系办公司或经济实体,信息技术系和学生合资创办公司,艺术系创建工作室,工商管理系办物业管理公司。各系部建立周和月的工作行事历制度,树立执行的意识和力度,推进管理制度改革,实施院系二级管理。建立教职工的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9月完成,提高教师工资的起点,9月出台,增加校龄津贴,10年封顶,课时津贴和超课时费按职称分档次发放。进一步落实评估工作责任制,自查工作要落实按计划完成,确保年底的人才水平培养评估的通过。还布置了开学工作,新生报到接待的安排等。
黄爱平院长助理宣布了各系教室和教师办公室调整结果,信息技术系的教室全部调整到1号教学楼的4-5层。
2003年1-7月,有约3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毕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来我系应聘,我们经过面试、筛选和组织教师听专业课试讲等环节,根据应聘教师的综合情况,提出了引进意见,经过学院审批同意签约了宁波万里国际学校的严志嘉(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管瑞霞(毕业于浙江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丁泳滂(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郑州轻工学院的朱卫华讲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计算机与通讯专业),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的金明霞(毕业于太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李向东(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等6名教师。
由于招生的学生增加较多,选定和招聘了学生管理专职班主任教师有王敏(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担任学工秘书,另外选留了我系2003届毕业的优秀毕业生陈鹤对,吴建德,孙波、林必成、朱诚和柴艳宾,民航系应届毕业生陈燕群等。
2003年是信息技术系引进教师和班主任最多的1年。
2003届高职毕业生是育英学院首届毕业生,根据学院管理的需要,还选留了我系2003届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梅冰(学生处)和吴云雯(学生处,学院团委副书记),吴君立(院长办公室新闻报道)和褚军(图书馆计算机管理员),电子商务专业曾一斌(院财务室)等优秀毕业生6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善作善成,乐于奋斗,严格自律,“引人以道、启人以智、育人以德”。学生是老师眼里的光,岁月如流,精神弥坚,青蓝相接,薪火相传。
欧阳修有言:“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意告我们,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都是问题与矛盾,有理想和目标,才有可能做出成绩,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023年6月30日星期五农历癸卯年五月十三日忆记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