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促进知识理解的学习策略
知识在大脑中呈现和记载的方式叫作知识表征。
知识表征(Representation)是在揭示人们思维和想象的时候大脑如何激活和运用知识的机制,是在探讨人们思维时大脑中的关键知识是怎样运作的,即知识如何在思维、想象过程中呈现、表现、表达、排列、组合等过程。认知心理学家把信息在人脑中呈现(present)和记载的方式统称为知识的表征。呈现,即知识信息在大脑中的出现、表现、表达、表示、组合、建构方式。记载,即知识在大脑中存储、记录的方式。例如我们用“鸟”这个字来代表(即表征)鸟的概念,亦即表征动物中的一类-鸟类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美国人则用“bird”来表征鸟的概念。
一个知识或信息以怎样的形式呈现、记载在我们的大脑中,决定了我们用怎样的方式去解决当前的问题。
当然,认知心理学研究知识表征时,最困难也最有意义的可能还是研究信息以什么形式在大脑中表征,以及这些表征形式和人们的智能是什么关系。
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分为知识形式的表征和知识内容的表征。不论哪一种表征都会成
为直接影响智力活动效率和成败的因素。分别讨论如下:
现代认知心理学称知识表征的形式为编码。大脑中的知识以不同的编码形式储存其中。编码分为形象编码和抽象编码。形象编码指的是以图形、画面、表象等可感知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和记载在大脑中。抽象编码指的是以词、概念、定义、命题等较抽象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和记载在大脑中。在形象编码中要做到多种形式的形象编码。例如鸟这一动物,以它多种形式的表象(各种鸟的样子)进行表征即为形象编码,以鸟的定义、命题等形式进行表征即为抽象编码。
形象编码是抽象编码的基础,抽象编码更体现事物的本质。比如,我们学习鸟这一知识的时候,会看很多鸟的图片,看生活中那些真实的鸟,有了这些鸟的表象,对鸟类进行形象编码,在此基础上概括出鸟类的特点、习性等命题形式的抽象编码,这些抽象编码更能体现鸟类的共性和本质属性。
知道人类思维时的知识双重编码原理对于诊断和评价人们的智力现象有重要意义。现
在,我们可以运用双重编码原理科学解释一个故事:
过去,在人们不知道知识编码原理时,孩子在回答“树上有5只鸟,打掉一只还剩几只”这样的数学问题时,对于回答“还剩4只”、“还剩0只”和“还剩1只,在地上呢”的回答的评价不准确,回答“4只”的孩子是大脑“不灵活”;回答“0只或1只”的孩子有“灵性”。对此种智力差异现象形成原因的解释也颇有问题,有的甚至会扯到具有先天“灵气”或缺乏先天“灵气”,其实只不过是前者大脑中的数学运算规则的编码形式过于优势兴奋,而后者打鸟时的形象经验编码优势而已;或者诊断出前一名同学在教育训练中缺乏双重编码的智力训练。当我们用编码原理解释这种智力差异时,对不同回答的孩子的评价更加客观、科学,因此,对智力的培养可操作。
表征的两种编码形式都很重要,对智力形成的意义各不相同,教学中要将两者结合,避免因为知识编码单一导致智力出现某种缺陷现象。但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编码的侧重有所不同,教学过程应随之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