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孟子》中有这么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在初中时就学过,可从来没有进行思考过,在我的印象中,这就是一句所谓的名言的存在。今天上午,无意中,读到了这句话,却忽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一吐为快的迫切。
仔细地查了查这句话的意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穷,多指身处逆境,穷困潦倒,人生不得志。善其身,即为使其身善,也就是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更高尚,所谓修身养性,如此而已。
其实,对“穷则独善其身”的感受应该说更深。可能是现在的我处于一种“穷”的状态吧,特别的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如今,从事业上来说,感觉自己已经走到尽头的感觉。自己的一些理想啊,抱负啊,离自己越来越遥远了。尤其是在换了学校之后,想发展的“国学”,“课外阅读”之类又被丢弃了,自己再也没有欲望捡起来。顺着大流也许更能舒服一些,你好我好大家好,也挺好。那么,自己能做的是什么呢?“独善其身”吧,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能提高修养的:读读书,练练字,学学画画,喝喝茶……趁有时间,去考个茶艺师证,去练练车,没事在简书上写点小文章取悦一下自己,帮班班有读设计一些课程,或许哪一天有用了呢!谁知道,万一呢!
想起了前段时间和一家酒店老板聊天时的情景,由于新冠疫情肺炎的原因,酒店的生意受影响最大。听老板说,这两年他们的损失很大,但是酒店的管理一点也没有放松,他们趁此机会训练员工,提升内涵,挖掘企业文化。一旦放开,他们酒店的业务,迅速发展,甚至比以前生意更好,职工的凝心聚力,思想的高度统一,使他们酒店的业务,规范度均比以前提升。这不也是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吗?
樊登读书会中,听《欧阳修传》的时候,他在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惨遭诬陷被贬。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越王勾践为了使自己不忘记以前所受的耻辱,激励自己的斗志,以图将来报仇雪恨,回国后卧薪尝胆,最终东山再起,一举灭吴。正是他在不得志时立下志愿,成就了一段励志佳话!
可能,我的理解有些偏颇。孟子原本的意思比我的理解要高尚,要伟大的多。但我想毕竟像孟子一样的人物屈指可数,作为一名凡夫俗子,希望自己的理解没能辱没这句话。是的,我是没有机会成为“兼济天下”之人,但能提高自己的修养,让自己的行为,道德情操再那么高一点,是不是也算是“穷则独善其身”了呢?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加油吧,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