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歌
01
微小的改变,给生活减负
“用一个极其微小而不同寻常的行动,打破惯性和困局,让行动本身开启正向反馈的向上螺旋:行动带来好状态,好状态又能带来更多积极行动。”这是最近新看的一本书《5%的改变》中一句话,让我不禁想起家中琐事。三年级的女儿最近有些厌学,因班级开学一个月,突然因为年轻老师要做班主任而更换了语文老师,新旧衔接。又新开英语课,英语作业每天五遍十遍地抄写,电报文一样的作业让最近感冒一直没好彻底的孩子快写吐了。大量同学不再上传作业。
这学期我彻底沦为最基础的作业辅导家长。用AI检查孩子不一定能看懂,所以我这个妈妈所有业余时间都是陪娃写作业,为了孩子学英语,语数英全套上,属实成了家庭版教导主任。于是,我也陷入纠结。
看了《5%的改变》这本书,行为做了改变。我让孩子写2遍,我帮她抄写余下的,生平第一次帮孩子写作业。一顿拉练,孩子速度上来了。成年人的世界是复杂的,有些错误的做法根本不能戳破,还要维持彼此基本的体面,所以只能给自己做微调。不按套路出牌,有时能帮孩子度过一道道貌似跨越不了的难关。
02
成年人的世界,有些沟通是无法做的
成年人的世界里,工作中偶尔矫情,不仅仅是简单的反击,而是在清理别人的不怀好意,告诉他们,偶尔的计较是告诉你,从前的一言不发不是我傻,只是看你演戏,没想到你入戏太深,于是我换了一套打法,我们的礼貌也止步于此。
03
在家里,认知比事实重要
在家里,有些真话根本不能讲。比如前些年我工资远没有先生高时,他一说我就极度反感。而当我业余时间开辅导班,或是随便做个副业,赚的钱都远远胜过先生,他也终于给自己的语言和认知做了微小改变。年轻时偶尔闹个矛盾,家里所有人都埋怨我不知福,但先生说“我媳妇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成就了自己的丈夫,没有她的付出和陪伴,就没有今天的我”,一句话,让这些年的付出有些许释怀。
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家是彼此成就托举的地方。女人十几年的付出,如果丈夫不看在眼里,或是自己完全放弃自己的价值成长,最终的结果应该都是廉价的付出与另一方的漠视收场。家里要想安宁,不是证明谁比谁权利大,谁比谁赚钱多,而是看到彼此的价值,夫妻之间就如父母之于子女,生是欲,养是德,托举才是恩。夫妻之间彼此成就才是真正的恩爱,否则大家都能赚钱养活自己,何必误了卿卿,也误了自己。
04
行动远比空想重要,给无热情的事一个干预动因
这学期,新三上英语教材全部改版,为了能辅导孩子作业轻松点,我这个妈妈也突破自己心理极限。读书时英语只为应试,口语是中国版,语法不成体系,逼着自己学的。现在人已中年,从前为了考试小几千购置的课都没学完,一直到大学,我对学英语这事都没有一点热情。现在为母则刚,孩子的未来于我就是一个干预的动因。为了孩子像小学生一样学英语,练口语。无论前路多少困难,陪娃这事,在一次次内心纠结后,终于意识到自我提升不能丢,工作赚钱不能放下,陪娃学习也是我不能卸下的责任。既然无法让教育部门改变教学思路,只是给自己行动按下按钮,给思维一个转向,给自己一个行为干预,打破以往的惯性,立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