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强大而庞杂的学术体系。除了六个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流派,全世界还有上千种其他的分支、理论的心理疗法。
有这么多指导的方法,如果其中有些不靠谱,或者指导超出了必要的限度,不但起不到帮助人的效果,甚至还会给人带来伤害。
那要怎么判断哪些更靠谱,哪些又要留个心眼呢?
作者的建议是任何一个观点,都需要证据来检验,也就是必须经过实证。
这也是心理学的共识:经过实证研究验证的观点,比没有经过验证的,靠谱的概率要大得多。
实证想保证的,不是让“心理学”讲更多的话,而是所有以“心理学”之名讲出来的话,都要经得起考验。
实证研究的标准流程
实证研究者要达成的共识就是:这个结论不但能适用在我们和身边的人身上,还需要尽可能找更多的人作为被试者,在他们身上都能成立,那才说得过去。
具体的操作分成四步:随机分组、控制变量、统计显著和重复验证。
先看分组。如果要证明“糖分让人的心情变好”,那参与被试的这些人,就要随机分配到两个组。请一个组的人吃糖,另一个组不吃糖,对比他们的心情变化。
这里还要注意,首先要确保分组过程是随机的。也就是说,无论被试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都有均等的概率进入吃糖组或不吃糖组。而吃糖组的心情仍然比不吃糖组快乐,这种假设就没法挑毛病了。也就是必须做到彻底的随机,才有说服力。
还要考虑的另一个要点是控制变量。就是在不同组之间精准地设置差异,避免其他变量干扰。
继续请两个组吃同样分量、同样造型,味道也相同的食物。其中一个组的含有糖分,另一个组是代糖,而被试者自己并不知道吃到的是哪一种。这叫做单盲实验,这在心理学研究中应用非常普遍。
只有这样,实证研究者才能下结论说,两个组的心情变化差异跟别的因素没关系,就是糖分带来的。
到这里,心理学家才正式突破了虚无假设的防守,可以说出:糖分让人的心情变好,不只是某一个人的观察或猜想,它很有可能是一条规律,适用于我们大多数人。
事实上心理学领域中的大多数经典结论,都经历过不止一次的重复验证。
这就是一个实证研究的标准流程。在今天,任何想要被广泛承认的心理学理论,都需要经历这个过程。
但这些实证研究会扼杀创造力吗?
说实话,在这么一套戒备森严的实证研究体系面前,心理学研究者的地位是很“卑微”的。
如果当年弗洛伊德也需要通过实证检验、统计显著才能发论文,也许就不会有精神分析这样的学说出现了。
你可能会好奇:主流的实证研究,会不会因此扼杀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创造力呢?如果没有经过实证,这个结论就一定不靠谱吗?
在今天,人人都可以是心理学家,但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之间,不一样。
如果有未受过本专业学习的“民间心理学家”,他们凭自己的灵感、经验、猜想,提出的一套观点,很可能是有可取之处的。
作者认识的一个人曾经得过抑郁症,他说他的抑郁症没有靠吃药就治好了。他是通过学习哲学,想通了一些问题,然后就好了。他说他还想通过写书,或者在网上讲课,帮助那些跟他一样的人,作者是支持他这么做的。
但反对“我的方法适合所有抑郁症患者,或者“抑郁症就不应该吃药,学哲学才是更有效的”这种观点。
这里当然不是在否定他的结论。他可能是对的,但那只是一种“可能”。现阶段,他只能说“对我个人有用,对其他人也许适用,也许不适用”,用这样的形式发表出来。
其实,这就是过去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在做的事,而实证研究者的工作就是去检验这些说法。
今天,全世界有上千种心理疗法,还有很多人通过千奇百怪的方法,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但如果让我推荐,我还是会推荐主流的、经过实证检验的方法。它不见得是最好的,但它的效果至少可以预期。
【李松蔚:心理学通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