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设限
连续读了几个晚上的《科林英语20级》读的我迷迷糊糊想睡,因为都是在讲invention,如果思想没有跟上文字,脑袋反馈的结果就是——都是在说发明,反过来倒过去的说,有啥意思——看不明白,看的瞌睡。
今天早晨没有练琴,没有读书,就是把这薄薄的32的小书,12篇小短文要弄清楚(我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什么问题影响了我我就想把它先解决——就像手上扎的刺,鞋子里的小石头子儿,虽然是小问题,置之不理影响也不会很多——顶多就是不断的被“咯噔”一下,但是带着这些小问题,会让我们行动变缓,脑袋瓜子也会变得不灵活,就像电脑,背负的太多,顶多多转几个圈,但是有些等待会让人失去“斗志”。)而一旦花时间弄明白了,就会豁然开朗,无比轻松——我喜欢这样的感觉,所以,有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解决,不能拖。
均衡——这个词是在《一平方米的净心》里看到的。瞧,上网课一来真是忙的“头上长角”(这是套用大叔的话),早读、做核酸、上课、课堂间隙处理晚吃的早饭、督促女儿上网课、然后我继续上课,下了课造午饭,大口大口的往嘴里扒拉饭,想赶紧吃完能早早的午休一会儿——因为下午还想看书、弹琴、备课、打扫、运动……瞧这一天天忙的,没有一点儿生活质量,而且这两天一直忙工作都没有挨琴。如果是以前,我只会无奈——“我有什么办法,一件件事儿总要干呀。没办法只能暂时放下,一有时间我一定第一时间补上”——之后,就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做那件事(就如我晨练太极)放下又重新开始,放下又重新开始,每次重新开始自己都会无比自责——如果一直坚持会更好的,瞧这胳膊腿儿又得重新拉伸了……
而这次有了“均衡”这个词,我会在发现“偏科”的时候及时找时间纠正——这算不算从听的热血沸腾,到听的晕晕呼呼,再到现在的开始使用了(有时候真是就差那么给你“点透”的人。)
继续说我今早没有读书没有弹琴而是选择——要把这本科林都明白——花了一个小时,我真看出来了些门道。这一本32页12篇的小本,都在说inventions,但是侧重点不同,医学发明,纸的发明,最古老的发明,未来的发明,有意义的发明,搞怪的发明,未实现的发明,未被普及的发明……
我总以为谈到发明就会说发明多好,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便捷。可是,这12篇发明,让我打开了被限制的思想——生活真的很有趣,很好玩儿——为什么非要把思想限制在有用无用、对错、成功和失败上呢?这样的限制,扼杀了多少可爱的人!这样的限制,又把多少人变成了普通人!!刚工作的时候,一味的想用成绩证明自己,逼着学生学习,非学不可,学生烦,我也累成绩不见提高,对于成绩好的永远不满足想让他们更好,对于成绩差的真是视而不见,老死不相往来,仇敌。想想这样的状态怎么会好!!(但是当时就是这样!也许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弯路吧!弯路有两大作用:1、改正变得更好;2、警示。)
自己当时怎么会如此狭隘!!——读的书少呗!!
小时候,大人总是会评价我胆小、内向、死板,我就真成了那个样子——因为我相信大人说的。
至此,我就与胆小、内向、死板共度了我的童年甚至青春时光。也许我当时确实这样的性格,也许是大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心而故作的自谦。(而现在的我如果发现自己或孩子或学生有这样的问题,我会想办法纠正,帮助,一定不会只是下定义。)
真的要改改死脑筋了!
当然,不给思想设限,不是胡作非为,为所欲为,而是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自己多开出几条优雅的小路。
我现在特别关注别人不同的观点和思想,特别关注和解答能引起我思考的问题,不会轻易说”过“——因没有,因为不考!!
我现在会花时间把一篇篇文章做出来思维导图(用这种方法概括文章,让文章在眼前一目了然的呈现,同时用思维导图帮助写作,当然同时也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而这思维导图是我多年前就想做的,包括把所有有用的东西都记录在教科书上而不是为了应付教案检查把好的内容好的点子好的创业弄得支离破碎。我会把每一篇的思维导图都研读出来,会仿写作文不去百度,就用阅读理解里的内容足够(不为做题而读,为欣赏而读,把一篇篇文章的作用发挥出来。)
思想不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