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便问他想要什么,达依尔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摆满棋盘上所有64个格子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因为,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总数为:1+2+4+8+......+2(63次方)=2(64次方)-1=1844亿亿粒。
这就是复利的魔力:一开始的效果微小而不起眼,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02
复利效应公式:F=P(1+i)n。
F代表终值(future value),即最终的价值总和;P代表现值(present value),即最初的价值额度;i代表利率;n代表计息期数。
虽然复利效应来源于数学,但它的魔力却不仅限于数字世界(包括金融领域)里,只要用心发现,它还存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03
这就类似于行为心理学中的“正强化疗法”——如果想要某人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就不断的对其给予奖励的方式,被奖励的行为人因其行为不断受到正反馈,便不断重复该行为,最终建立预设的行为模式,并保持下来。
在儿童教育中,可以看到“复利效应”的身影。
国际著名育儿专家、美国心理学家乔治•M•卡帕卡(George M. Kapalka,PH.D.)在《这样更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一书中,对建立孩子的规矩意识提供了9种可行的实践法则。几乎每条法则都强调了“及时正反馈”的重要性:一旦孩子遵守,马上给予赞扬或积点(可兑换的奖励)。如此反复,直到孩子建立该项规矩意识为止。
几年前,教发展心理学的老师讲的一个小案例让我印象深刻。
上小学的小明每次做作业都拖拖拉拉,半小时的作业非要熬成两三个小时,小明妈妈对此苦恼不已。在“高人”的指点下小明妈妈开始使出正反馈的小伎俩:第一天,妈妈先调慢时钟,一旦小明完成作业,妈妈指着时钟说:“宝贝,你今天作业做得好快,比以前提前XX分钟......”,受到称赞的小明开心不已;第二天,妈妈继续调慢时钟(或推迟用餐时间),如法炮制,并适当附上小奖励......小明对作业的速战劲头更足了,没过多久,小明的作业拖拉症消失了。
这就是复利效应的好处。小明知道做作业不拖拉(事情A)会得到妈妈的称赞和奖励(结果B),而妈妈的称赞奖励又会加强小明改正做作业拖拉的毛病,如此循环,相互作用。
当然,这种方法除了适用在孩子身上,还可以适用于成人。因为没有人会不喜欢受到肯定和赞许。只是在对成人使用正反馈时,注意技巧,不要太假和太虚,毕竟成人没有孩子纯真好骗。
04
从宏观的层面去观察复利效应的结果,发现复利效应可以导致幂律分布。
以APP用户量为例,少数越过用户访问量临界值的APP,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而由于人们的时间和关注力是有限的,大多数没有越过临界值的同类APP,便越来越没有人关注。“20%的APP吸引80%用户量,而80%的同类APP只能共享20%的关注。”这种不均衡的分布状态,就是“幂律分布”。
生活中有很多的事件都符合幂律分布,比如财富收入、股市波动、网站访问量、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
那么,在幂律分布的世界里,我们如何才能成为那靠前的20%呢?
回到之前提到的复利效应公式:F=P(1+i)n。
从中可以看出有两个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复利的效果——利率i和计息期数n。
因此,如果想要向前20%靠近,就需要:首先,在生活中发现“A导致B,B加强A”这样的事情;其次,尽可能地提高这件事情的利率;最后,要加强这件事情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每写一篇公众号文章,传播给受众,一部分人分享出去,就带来更多的阅读量。这其中,利率i就是每次愿意分享传播公众号的读者人数,计息期数n就是公众号文章的推送次数。因此,要加强i,就需要提高公众号文章的质量,写出高质量有营养的文章,要加强n,就要加大写高质量文章的数量。如此下来,坚持提高利率(写高质量文章)和计息次数(发布数量),根据复利效应就一定会达到临界点(大V推荐)的时候,从而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和阅读量,如此循环反复。
以经营餐厅为例。要想提升就餐人数,利率i就是愿意重复消费的客户人数,计息期数n就是吸引客户重复消费的次数。如此看来,除了从根本上提升菜品的品质外还应重视客户服务和用户体验感,以此不断提升利率(再次消费的人数)和计息次数(用户体验好的数量),持之以恒,终会带来众多的高黏性用户。
05
除做事之外,复利效应还可运用到我们自己本身。
比如,人脉的经营。有些人一心想要拓展人脉,他们采取的方式往往是参加各种活动、沙龙,四处散发名片。但,从复利效应来看,这是质量效率都很低的做法。因为,拓展人脉的关键利率不是发更多的名片,而是让自己变得有价值,让人们愿意推荐介绍你。因此,拓展人脉的关键,首先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变得对他人有帮助;其次,才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价值。
再如,保持好情绪这件事。一个人,特别是女人(因为女人最累),只有自己喂养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才能因为自身散发的正能量和温暖带给身边人更多的愉悦感;身边人也会因此更善待和亲近你,而这样亲切良好的人际环境和氛围又会助养自身的好情绪,如此循环,形成复利效应。因此,保持好情绪的关键是先喂养好自己的情绪(比如,抽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等),而不是等待别人来抚慰和善待自己。
最后,运用复利效应还有两点需要注意:
1.找准真正的利率;
2.复利效应在前期阶段效果并不明显,唯一的方法是耐心地坚持下去。
如果你也发现了生活中的“复利效应”,欢迎留言告诉我,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在成长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祝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