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了。这句话,一直在说,而今天发生的事情真真确确给我上了一课。
小侄子要到家里和老二玩,孩子们一个下午都玩得很愉快。大人小孩都很融洽,氛围也到了,非常好。
直到小侄子要回去的时候,孩子妈妈自作主张要把老二的面具送给小侄子一个,老二立马反对,很尴尬的场面,小侄子非要面具,一是不高兴,两个孩子一个也不好惹,孩子都很不开心,最终,小侄子带着情绪走了,我们也在反复责怪孩子不懂事。一句话,就是大家都不开心。
送走侄子他们回到家,老儿也知道自己不对,就选了几样要送给侄子的玩具。但是,人已经走了,除了责怪孩子没什么意义也就罢了。之后,老二补做今天的作业、阅读打卡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大家都像没事人一样各干各的事情。
直到事情干完,老大一本正经的说,今天下午的事情必须复盘。她挨个把大家的问题说了一遍,从妈妈到爸爸再到老二,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我们都听的很认真,整个过程,老二认领问题的态度非常诚恳,没有表现出以往的焦躁。我们成年人也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既达到了复盘的目的,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老大和自己作为成年人的问题。
就事论事。平时我们嘴上说就事论事,可以遇到事更多的是加压,以各种方式给孩子加压,因为自己的成年人,从内心逻辑觉得小孩就应该听大人的。只要有错,就是小孩子的错,因为这种逻辑作怪,委屈的其实是小孩子。如果我们就像老大说的那样,个人承担个人的问题,真正就事论事,就不会有骑虎难下的成人或小孩。
换位思考。就如老大所说,站在成人的角度,就是一个小玩具,送就送了。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这不仅仅是个玩具,是陪伴自己的玩伴,本来现在的孩子和同伴玩的机会少,他恨过时间和自己的玩具度过,这时的玩具也充当了孩子玩伴的角色,他不舍得给别的小朋友也是有道理的。只要我们换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用孩子的思维思考问题,用孩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才符合解决问题的逻辑,既能处理好问题,也不会有一方因此而受到伤害。
尊重孩子的物权。玩具是孩子的,是自己留着、和谁玩、或者给谁,这是孩子的事,孩子的事就交给孩子决定,大人不可以代替孩子做决定。如果成人一厢情愿的包办代替,视孩子的物权不顾,这对孩子显然是不公平的。成人需要尊重,需要面子,小孩子同样也需要。只要我们尊重孩子,孩子感受到他被尊重,自然会理性的处理问题。
从今天这件事,我也看到了老大和成熟与处理问题的逻辑。她在整个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对事不对人,围绕事情的实情分析的非常到位。
作为成年人,我也在听时和听候都有深刻反思。就本身而言,因为遇事不做深刻思考,简单了事,看似在解决问题,实则是糊弄问题,不是转移话题就是逃避问题。相比之下,我是在用感性处理问题,而没有用理性解决问题,导致的结果就如同俗话说的雪堆藜埋死人,其实也是在自欺欺人。
今天的家庭会,很深刻,也很有哲理,值得反思,也值得借鉴,更多的是以后遇事的态度。这是一次家庭会议,也是孩子上给我的一堂生动的罗辑思维课,我还是认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