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心理咨询协会 贾建莉
坚持分享第284天,健康打卡第177天
一般来说,我们可能会把问题当成问题。当问题出现之后,我们就会很焦虑,会很生气,会手足无措等等,这是我们一般人的习惯。考试失利本身可能在我们看来也就是一个问题,我们可能会不断地去唠叨,去抱怨,去指责,我们看到的更多都是负相面,然后可能就会有很多很多的内耗,把精力都内耗了,我们就没有办法去更好地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其实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往往是最好的改变成长的时候,所以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问题往往是成长的契机。尤其是对孩子,当他问题出现的时候,也是他容易心怀内疚之心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激发他改变之心的时候。但家长却很生气,很恼火,不断的内耗,指责,埋怨,唠叨,讲大道理等等,这样会让孩子的内疚之心荡然无存,白白失掉了孩子改变的机会,下一次孩子可能考的还是不太好。虽然家长给孩子下死命令,严格要求,但依然很难或者不太容易帮助到孩子。
将问题变为成长的契机分以下几步
一,焦点的几个理念
1,人不等于问题
当孩子有了一些问题,我们就会认为孩子他就是问题,就会说这个孩子坏了,孩子不想学习,不努力,孩子笨,孩子懒,给孩子贴上一系列标签。
一旦孩子和问题划等号之后,孩子和家长都容易陷入绝望的状态,满眼看的都是孩子的问题,很难改变。
2,坚信孩子是想更好的
每个人都想更好,每个人都在努力。我们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即使孩子在最糟糕的时候,我们依然相信他想更好的心。
3,问题不是问题,问题是成长的契机
每一个问题都是成长的机会,症状和问题其实都是来提醒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调整,提醒我们方式不当。同样考试失利的时候,也是下次能考好的机会或者考的更好的机会。
4,与谁合作
作为家长要坚定不移的站在孩子一边,与孩子合作打败问题。所以当我们能更好的觉察到、意识到,我们要去跟孩子合作的时候,那我们的状态也就会有改变。
但以前我们却更多时候与问题合作,去打败孩子,我们看见孩子可能就会非常的恼火,我们就会很憎恨,很生气,如果这样的话,孩子与我们就会是敌对的关系,那只会让孩子朝着他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焦点解决的沟通模式,就是看到他的正向面,跟他探讨正向面,扩大正向面,看到他问题背后的想更好的心,看到他所谓的问题背后的那份坚持,那份努力,以及他的问题背后的很多很多资源,就是我们会把稻草变成黄金,但前提是你得相信他有这些东西,然后你能看到才行。
5、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
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人人如此。我们要坚信孩子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孩子会对他的问题有更多的思考,如果我们能更多的和孩子探讨,把这个掌控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上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让他参与进来,那么他的动力就会更足。我们要相信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是负责的,他也是想更好的,他也是努力的,我们要看到孩子在那么难的情况下的各种挣扎,各种坚持,以及想更好的心。这时孩子就会认为你理解他了,也愿意跟你沟通聊天了。
二,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当我们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稳是改变的定海神针,我们只有在稳住的时候,才可能更好的改变现状。稳生定,定生慧。如果家长稳不住的话,只会让现状变得更糟糕。
聚焦解决,不要一上去就问孩子“为啥没考好?”。要少问为什么,多问怎么做。
三,辨识孩子的状态
我们要先观察孩子的状态,关注他这个人,而不是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关注他这个人,一定要记得什么时候人都是第一位的。当你关注他这个人了,这个问题才好解决。关注人就是关注他的感受,关注他的状态,关注他的想法,关注他的希望,关注他希望在这件事情上有什么变化。先谈情,再说事,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机会。
怎样帮孩子:
这次考试你怎么看呀?让孩子自己说。孩子主动他才会有动力。家长要明白孩子能给我们说是难得的,孩子不给我们说是正常的,这样家长才能稳得住,才能更多的欣赏孩子。在孩子说的时候,家长要更多的倾听,不打断、不评价、不指导、不建议,用沟通三法宝:微笑、点头、嗯,然后再给予更多的好奇。
“接下来有可能的话,你希望学习这块有什么变化?”开始聚焦解决,不探讨原因。可以用阳谋的方法,给孩子说明白,在这块我会非常详细具体的和你聊,对提升成绩有帮助。
好奇三问:1、“是什么让你想让你的成绩更好?”探讨孩子背后的动力,当他清楚是什么动力推动了他,让他成绩更好的话,他就会更有动力。2、“如果你考试好了有啥好处呢?”和孩子探讨,愿望实现了有哪些好处,而不是给孩子说,你学习不好有哪些不好。因为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方向不对努力白费。3、详细的和孩子聊,学习好指的是什么?每一科、总分、名次,慢慢具体的和孩子探讨。
焦点解决在探讨的时候,一个大概的思路就是:目标、资源、一小步。考试失利变成成长的动机也是这个思路。
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孩子坐到对面一把椅子上,对孩子说:“当你坐上去那一刻你就变成了未来的、考试成绩很好的你,那我对你作一个采访,你现在考试成绩比较好,你有什么感觉?你什么感受啊?你是怎么一步一步的通过努力考好的呀?”让孩子再来说一说,他的努力,他的方法。
当孩子坐到那把椅子上的时候,他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那把椅子代表已经考得比较好的他。同时跟他探讨:“那你现在考试成绩比较不错,那你身边的人都说什么呀,他们什么感受啊?”孩子就会真的能想像到身边的人对他的那种热情、喜欢、高兴、欣赏、赞美等等,这种感受很真实,会很吸引他,会让他很有动力。同时让孩子给原来的那把椅子的他自己想说点什么,他就会鼓励考的不好的自己。说完之后让他又坐回原来的位置,这时他学习的动力就会非常足。
和孩子探讨他的资源,他的优势,他学习的成功经验,让他重新拥有成就感。
孩子其实是有很多很多思考,有很多很多方法,只不过他在自己的脑海中去想的时候,是比较笼统的,不具体,不清晰,需要通过好奇问句多问几个“还有呢?”,他在说的过程中才会更清晰的知道接下里干做什么?怎么做?
四,具体怎么做
接下来就是具体怎么做?
探讨梳理每一科哪些知识点是通过努力能更好的得分的,以及接下来怎么去学这些知识点。
要清楚两个点:一是每一科学什么?一定是学那些经过他努力能得分的点,或者不该失分的点。二是对于这些点,他应该怎么去努力以及他立刻就能做到的部分。这就是行动的一小步。
经过这样的交流 ,孩子考试失利的问题就可能成为成长的动力。
《动力学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