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个层面的教练问题(老学员、新学员都可以回答一下,借此疏理一下自己):
1)社会角色层面
你在生活中有哪些角色?最重要的三个是什么?怎么排序?针对每个角色你的满意度(0-10分)?
①妈妈,②女儿,③姐姐,④朋友,⑤员工
最重要的三个就是妈妈,女儿,姐姐
妈妈(五分)——目前还没及格,和女儿之间模式冲突太大,她总是能惹恼我,冲撞的时候真想把她给杀了,气过了又爱的不行,就是一直相爱相杀的状态。我理想的状态就是她激怒我,我能不揍她,可是控制不住,她总是攻击我。各个方式各个角度的攻击我,一攻击我我就要还击。
她不仅受害还加害,我一感觉到她加害就要气得半死,本身我就自我攻击,外加别人攻击就想弄死她。
我现在特别容易愤怒,但是和之前不一样的是撒完气就结束了,以前会一直窝着,一直气着,不痛快,拉脸子。
不过我现在这样直接暴怒的状态下,虽然外表看起来两个人关系好像很恶劣,但是心却近了很多,好像更真实了一点。
女儿(三分)——和父母长期处于分离状态,这七年在一起的时间估计都没有一个月,十四岁之前和我妈在一起,后来就分开了,和我爸这辈子加起来,好像也没多少时间。我也没有为他们做过什么事情,毕业后就谈恋爱了,注意力都在爱人身上,把父母抛弃一边,后来有了孩子,根本不记得父母了。每次都是我妈给我发消息,我从来没有主动关心他们,不仅是情感上还是物质上,我都没有做过什么事情。更多的时候在和他们关系里处于受害状态,总变着法地和他们要什么,反正自己不愿意给。好像他们给我了,就代表他们爱我。
姐姐(一分)——我很少能想起自己是一个姐姐,这个角色对我来说非常陌生,我和我弟弟相差有点大,年龄上的代沟还是有的,加上小时候发生的事情,让我对他一直怀有怨恨情绪,根本也不想有这个弟弟。之前没离婚,我们俩隔着一条马路,一年来往次数都很少,他也比较宅,基本上没有什么沟通交流,偶尔一起吃个饭。离婚后我住在父母这里,才需要日日和他见面,但也止于早上问个早,我给他做个晚饭,其他时间她都在自己房间,而我忙于孩子和自己,也没有特地去和他连接,但是今年已经有了想要连接的感受,希望有所交流但也不知道说什么。
朋友和员工,感觉比重都很少,朋友只有一两个亲近的,日常不联系,偶尔一起散步,聊天。
员工这个角色目前感觉不是很重要,很清爽的同事关系,没有什么纠缠,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带着自己的初心和每个遇见的人相处。这是我目前最舒服的一个角色。
为了扮演好这些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你付出了什么代价?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我很久以前扮过好女儿,想要通过好好学习,让自己变得优秀有价值来证明自己,我想考入好的学校,做一份不错的工作,谈一个自己喜欢的爱人结婚生子。但是也不知道咋滴,扮着扮着不知道啥时候撂挑子了,我根本一个角色也不想扮演。
现在回顾应该是进入压力状态,孤绝模式启动后了。什么也不想要了,就想一个人,我和谁都没有关系。
再去回想小时候,总是一边努力一边孤绝,一边证明自己一边孤绝。我从小一直都是村里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乖巧懂事又听话,从来不惹麻烦,调皮捣蛋的事从来都不做,我也一直很珍惜这样的面具,我也很想搞事情,只能暗地里做了。我记得小学四年级左右数学成绩开始差了,我就特别慌张,总是想要掩饰过去,好让别人以为我仍然是一个学习很好的孩子。
这样的习惯一直持续到成年,我总是把不好的藏起来,别人看不见我也看不见,保持自己是很好的一个形象。以至于听不得任何人说我不好,一说就恼羞成怒。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和评判也来自于这里,想要自己“更好,更优秀”,要么用评判别人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优越感,要么去抓各种技能傍身来证明自己优秀。
关键这些要求完全脱离实际,看不到自己实力,只是眼高于顶得想要变成自己想象的那样,遭遇挫折后再去打压自己。把自己弄得半死不活。
然后证明自己一无是处,不值得活着,不优秀,没有人爱我,陷入孤绝。
看到这系列操作感觉自己玩的一手好游戏啊,真是要把自己玩死才算。
你内心有哪些关于"应该"的限制性信念?(用应该造句,出来什么就是什么)
我应该善良
我应该包容
我不应该斤斤计较
我应该体贴懂事
我不应该给别人添麻烦
我不应该生气
我应该察言观色
我不应该存在
我不应该要求别人
我不应该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人格面具层面(阳光面)
你一直努力证明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别人评价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用三个词概括是什么?你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
我一直努力证明自己是个优秀的,善解人意的,有爱的人。
我希望别人评价我,能干,包容,有爱。
越想要越是得不到,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把我想要的一点点推远的,我明明那么想要营造这样一个关系,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我害怕一不小心哪个细节出差错离我想要的就背道而驰了,所以我控制着一切可能破坏的因素,把它们扼杀在摇篮里,我只想要好的,那些我不想要的“恐惧,支配,控制,指责”统统给我走开。
我控制着控制,恐惧着恐惧,支配着支配,指责着指责...原来我也是那个刽子手,杀了刽子的刽子手。
在你内心有哪些关于"必须"的信念,请用"我必须"造句
我必须很强大
我必须很有爱
我必须很温和
我必须很和善
我必须很正面
我必须为人着想
我必须不和别人有冲突,争执
我必须做个好人
3)内在小孩层面(阴影面)
缺什么补什么,在你努力证明的背后你童年的伤痛和缺失是什么?你内在有哪些没有被满足需要(渴望)?
我一直证明自己值得被爱,被喜欢,可以有存在的价值,我一直用来证明我值得存在在这里,很有底气的在这里。
没有一个人为我在这里,我只想通过自己的证明来博取别人的欢心,赢得别人的喜爱,好像别人开心了我就可以安全了。我毫无自我地去讨好迎合别人,像一个摇尾乞怜的乞丐,只为了别人施舍一点爱,告诉我“你最棒,我爱你”,我只是想要一点爱,想要别人来爱我。
你内心有哪些负面信念,你觉得世界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你还可以用"我不能“造句…
我觉得世界是奇怪的,我不能理解这个世界,世界上的人也是奇怪的,我不能理解人们的行为举止,他们说的话让我害怕,他们的言行也让我害怕。我想融入进去,可是我进不去,好像有东西把我和他们间隔开。
我想要的世界不是这样的,这里太粗暴了,我很害怕。
我不能发出太大声音
我不能让自己太招眼
我不能太吵太闹
4)本体(真我)层面
你还记得童年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吗?你有哪些全然活在当下的体验?你有什么高峰体验?什么时候是你身心状态最好的时候?
我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感觉屈指可数,一直活在我妈妈的影子里面,一切言行以讨好妈妈为准,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我心里明明白白,我玩的时候都没有全心投入,心里都在惦记我妈。
一直留在我身体里的记忆是一次田里开满了一种紫色的花,我被它迷住了,就躺在里面打滚,开心得滚来滚去。要知道我可从来不敢把衣服弄脏的孩子。这个场景现在也不知道是我做梦还是真的了。
我记得去年上疗愈课是我体验感最好的时候,那时候我像一只自由的鸟,只为自己飞翔。后来我也开始慢慢试着飞翔,今年一切崩塌后,我感觉自己临在体验更多了,好像过了一个临界点了。之前是刻意把自己拉回来,有两股力量拉来拉去,现在临在好像变成一个主旋律,就算有头脑参与,也不会有那种撕扯的感觉了,还有更大能量包容着一切。
我的状态一直呈现波浪状,升几天降几天,就这样起起落落的,好的时候感觉充满力量,灵活,专注;不好的时候迟钝,神游。
你体验过临在吗?你每天人在心在的时间(头脑是寂静的)有多少?
以前临在好像断点式的,现在有点连成线段的感觉,线段和线段之间还是会有间隔,总体上临在时间增多,具体多长时间不知道。不管在做哪一件事情,在当下的感受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