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铭悦
个人成长
@清晨做keep,《清心冥想之旅》
有一点点杂念,后面又静下来
@阅读《少有人走的路》,关于一个信仰宗教的女孩,结婚后的突发病的事列。从小生长的环境,父母给与的教育陪伴。是成年以后,想起的事。且渐渐陪她走出困境的,支柱。
@晨练,爬楼32层
开始进入梅雨季,早晨下起了大雨。没法出去跑步,就换成爬楼的方式。锻炼身体,按照以前的习惯,全然专注于上下楼间,大汗淋漓。
陪伴家人
孩子备战高考的日子里,我们仨跟两处老人,暂时分离。时间过的很快,一天一天的这么过来。考完了,对于我们来说,先看望这一年骨折养病的老公公。一路北上,悦爸开车回自己的家。由里而外的喜悦,但嘴里说着平静。悦想着她奶奶的厨艺,同样说着自己内心平静。
而我呢,在亲密关系的处理上,又成熟了些。
“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没有之前,排外还有厌烦的情绪。也可以用平静来概括。
苏北的变化,日益更新。路边有风力发电的风车。也有集中制农村改善房。整个环境保护,也跟原来不一样。以生态为主,处处发挥农场经营。有鸡头米生长园,葡萄园,还有大片的麦地。
人呢?婆婆说些这段日子的见闻,还有家里的风俗。言语间有对孩子考试结果的期许,也还有自己身体上的状态。还有平时的生活,还是能看到两老人争吵的片段,也有接受当下的豁达。主要还是作为我,对这些看法,转变了很多。少了之前相互猜疑的情绪,包容婆婆霸权的指挥,多的是成年的相互关心。看来,从认知上,自己有了成长思维。
婆婆的妈妈,是位慈爱的老人。每次特别喜欢听她讲讲话。平静而慈祥,讲些关于身体的状况。还有村里的故事。老人讲周围的变化,最多的是年长的离去。站在生命的长河中,面对周遭的一个一个离别。心平气和的笑口常开,享受着孤独,平静的生活。是一种更广的境界,每次看到她,都是笑呵呵的跟我聊聊平常。
我们仨,在平常中的逗趣瞬间。
“这里是兴化,服务区,郑板桥的故里。”
“哦,说到这个,你们喜欢哪位画家啊,悦爸先来。”
“我喜欢齐白石,画虾画的最好的那位,我也喜欢王羲之。”
“拜托,王羲之不画画,字写的好的。”
“妈妈,我喜欢那个漫画画的很牛的,叫啥来着?我想不起来。”
“我帮你问问度娘,哦是丰子恺。”
“妈妈,我喜欢徐悲鸿,画马画的很传神的那位,喜欢笔下的洒脱。”
哈哈,原来我们仨各有各的喜欢啊,从喜欢到性格,真有那么点意思。
“悦,你看爸爸给我拍的照片,好看吗?”
悦接过手机,仔细一看。“不行不行,你看拍个大头娃娃,粗短腿。看我来给你拍个。”
于是,悦妈成了孩子镜头里的模特,从站姿到脚的摆放。一样一样的在孩子的调整中,微微放着。
“妈妈,你看,美吧。”
“我待会儿,将这个跟老爸拍的合在一起,做个对比。让你看看,我的拍照水平。”
悦妈,信服的看着孩子。好像又有个点,悦成了悦妈的老师。
今日小确幸
看到很赞的竹画,还有洒脱的手书 开心
吃到田里新采摘的蔬菜 口感爽快 开心
看到一个一眼吓人,再看萌化的二哈 开心
听悦爸聊小时候,也从容的看待我俩的以前,现在 淡然的开心
看慈爱的老人笑看身体的反应,从容的样子 收获平凡生活里的特殊情绪,淡定从容 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