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心情,聆听李大佬的民法课

一个写作爱好者(同时也是一名法考备战者),真实地记录自己点点滴滴的足迹,不时的迷茫困惑,诚实的思考体悟,偶尔一闪即逝的灵光。

----------------------------------阿皮Love

今天是一个下雨天,收拾收拾心情,聆听李建伟老师讲的民法课。

李建伟老师,江湖人称“大佬”。称呼由来,未曾考证,课讲的极好。

民法第一编  总则编

专题一  民法是什么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有形式意义与实质意义之分。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仅指系统编纂的民法典;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是指一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法规。

民法,在大陆法系现代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中枢地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市民社会的生活圣经。

一、民法的概念

(一)民法为私法(了解内容)

按照法律规范体系的公、私二分,民法属于私法,从而区别于刑法、行政法等公法部门。

1.作为行为规范的民法

民法典七编1260条,调整四个生活领域:

①市场经济领域,主要体现为合同编、物权编等。

②社会生活领域,主要体现为侵权责任编。

③婚姻家庭领域,主要体现为婚姻家庭编、继承编。

④私人生活领域,主要为人格权编。

2.作为裁判规范。

(二)精神内核在于意思自治

民法的精神内核在于意思自治。民法是私法的核心,而私法领域奉行意思自治(私法自治)。也意味着“法不禁止即自由”的规则广泛适用于债权等领域。

(三)民法的体系表现为权利体系

民法最基本的职能就在于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现代民法体系的构建以权利为基本的逻辑起点,通过权利来确认当事人的行为规则。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典第2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三、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经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

四、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民事活动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

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合法原则、绿色原则、私权神圣原则。

五、民法法源与适用

民法典第3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9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凡事都得出自一个人自己心性的领悟。要是他感觉不到或理解不了,那跟他说也没用。

——王尔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