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 人皆有不忍之心

本篇课文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以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民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仁政——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第二部分——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古代君王治理国家和普通百姓的恻隐之心)
第三部分——提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第四部分——点明“四端”的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