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7

关注开始,舆论产生;关注持续,舆论进行;关注变化,舆论运动;关注消失,舆论终结。舆论始于关注,终于关注。

所以,我们可以先对舆论做一个最简单的定义:舆论是一种关注。

任何关注都是在一定时空展现与运动的。我们将在“舆论的本体”“舆论的时间”“舆论的空间”“舆论的运动”相关章节,对舆论的关注及其时空现象与运动规律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关注是一个中性词。关注可以一致,但意见不一定一致。比如,有关“涨价”的舆论,尽管存在意见分歧,但都是关于“涨价”的舆论;“核扩散”尽管各国的舆论不同,但舆论的指向都是“核扩散”。不同的意见,尽管观点不一,但作为舆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针对的是同一个对象。认识到舆论的表面性,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地鸡毛最容易被舆论关注,为什么肤浅的东西比深刻的东西更容易传播,为什么轻松的话题比沉重的思考更容易传播。舆论的做功在表面呈现。舆论的力量不仅是压力,更重要的是压强。压强的公式P=F/S,S就是面积。舆论的压强是压在表面上的,跟体积无关,而是跟表面积有关。

学者对舆论表面性的认识有以下三种偏差。

第一,因为舆论是表面的,所以,舆论学研究也是肤浅的,抓不住社会的本质。殊不知,只有肤浅的学问,没有肤浅的研究对象。越是表面的东西,越是可能蕴含着深刻的本质。就像中医望闻问切,从人体的表征中,发现生命的本质。即便是西医,也非常重视生命的表征与病症。

第二,认为舆论是表面的,满足于研究舆论的表面,不肯把研究引向深入。

第三,仅把舆论的表面当作跳板,一味挖掘舆论背后的真相。殊不知,如果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做研究,在地球任何一个表面深挖下去,最后发现的都是熔岩,那我们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地球人无论生活在哪里,都是坐在火山口?地核有熔岩,并不意味着地面都是火山。舆论是活火山,哪怕是地下暗流汹涌、熔浆翻滚,只要不冒出地面,就不是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