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表姐给我推荐的这本书,我也回顾一下我的人生,而且让我觉得反思生活是一件让人非常愉悦的事情。
上个星期听了育儿专家王人平的讲座《情绪管理与亲子沟通》,他在讲座上重点讲到育儿先育已『生活即教练,育已即育儿』,这里我想感叹一句:好多人自己的生活都没过明白,怎么教育孩子?
刚好和此书的主题相呼应: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心理学
我对心理学的理解,其实起初是不好的,是因为我家乡的环境中,根本不能接纳这个词。
- 我小时候一个邻居,适龄男青年,有一天忽然大吼一声,拿着刀说要砍他的老爸。
- 我老爸学校有一个女老师,老说校长欺负她,曾拉着我老爸到桥上说:她想杀了那个校长。
- 说句悄悄话,我当时高三也想过离家出走。
当时我会觉得前两件事情的主角肯定有心理问题,有病,最后一项嘛......我肯定不敢说也不敢做,不然会被我老爸痛打,而且各路亲戚对我的看法肯定像瀑布一样坠落。
到了大一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有一堂课叫《心理咨询》,这堂课的上座率简直让人无法相信,每周一节的非常普通的课,门口都是人。很荣幸,我选课时选到了,一节都没缺过。
其实我慢慢的会发现,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时都会产生心里的困扰(Confuse),只是程度轻重的问题,我会觉得为何不接纳心里产生的困扰,而我之前的观念是说:我不能有这个想法,不然就是心理有问题,我会被我的亲戚们,家人排斥。
要是我高三时我说一句我不想读书了,我猜我老爸可能真会把我赶出家门(我老爸说过一个故事把我吓到了:有一个父亲用极端严厉的措施让孩子没日没夜的学习考上了清华,他非常钦佩这位父亲)。
其实当时高三已经有些人厌学非常严重了,我一同学以前成绩非常好,后来在高三时,迷上了赌博,天天赌博还和社会上的人一起赌,输了没还钱被打。
还好,在这种弱肉强食的竞争下面,我还算凑合的,考上了一所还不错的学校,最重要的是学校的距离太好了,让我远离了家里。我的人生才开始重生。
可惜的是重生是从厌学开始,大一第一学期全班前5,我们是大班40多个人呢。第二期,倒数第5。从心理学解释其实非常简单,而且也是正常的,高中那么高强度的压力,到了大学谁都会想释放掉。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大学里释放才是正常的,不然真会压抑出病。我的室友从第一名到倒数第一,步调上我和他是同步的,而且大部分人开始执迷于游戏,开始逃课,我相信与压抑的释放也有关系。很多专家批判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越来越不爱学习,难道这些专家就没有想过大学之前的教育会让人痛苦到什么程度。
在大学里慢慢的学习过一些心理学想关的课程与书籍,不过由于自身的基础知识太差,加上社会经历太少,仅仅停留在不排斥这个层面。
工作之后根据自身的一些经历会更容易理解一些想着的概念,去年我看了关于TA(Transactional Analysis)沟通分析心理学的两本书。从里面获得了:
- 0~(3�)岁是儿童自我的关键形成时间(这和育儿理念中的关键教育时间是吻合的)
- 父母自我(对父母处事方式的模仿)对孩子做事方式的影响非常大(和育儿理念中的模仿式教育是吻合的)
- 人在慢慢长大过程上,在生活过程中不断的在用小时候形成的脚本(不用思考,而是用深层次的意识)去做事
- 人的很多做事方式其实是一套高级脚本:心理游戏。包括几个阶段不太记得了,是一套固定的流程。
我觉得了解一下心理学也可能是认识自我的开始吧
坏习惯
坏习惯是人格的一部分,接受它才能更好的改变它。
看到这一部分时,我自己都挺震惊,因为我一直在把自己变得更好,还鼓励我身边的人去形成一些好的习惯,克服一些坏习惯。但是为什么这本书要让我接受我的坏习惯呢?
看完该部分之后才发现,作者并不是劝说我们去留下这个坏习惯,而是如果发现有坏习惯,不要一味的去批评,去自我否定,而是先去认识这个坏习惯再去慢慢改变它。
某个坏习惯的出现说明,它肯定曾经让我们受过益,书中实例:A非常喜欢把事情拖到下班,甚至加班再去做,其实事情并不多,很容易在工作时间完成。后来分析发现,在上学时,A的老爸对他非常严格,对放学后做完的作业要检查一篇,出现一点错误就要批评。但是如果他做得比较晚,老爸就会不会说他,放他一马。这样做作业到很晚就成了逃避批评的手段。
解决该问题其实不复杂,分析出根因后,自身加上环境配合即可:
- 自身慢慢认识到,是因为上学时的影响导致,现在工作中已经不存在了
- 如果A能在上班时间完成,老板能多表扬,给予高效完成工作的引导即可
情绪
任何真切而纯真的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假若你学会敏锐捕捉并坦然接受它们,那么你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成长。
有人会说人变成熟就是会弱化这些情绪变得稳重,我以前也会这样想过。但是我现在把成熟重新定义:成熟是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在某些场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非隐藏),让自己不断的去接受知识而变得性感(sapiosexual 学识面)ps:我个人崇拜的人是汪涵
悲伤、愤怒、内疚、恐惧 这是几种负面的情绪,我自己有时在想:怎么远离这几种情绪,拥有这几种情绪会让人的生活变得很糟。但是往往是越想远离就越是存在,为何不接受呢?遇到悲伤的事情本来就应该悲伤、遇到不舒服的事情就应该愤怒。
- 悲伤时告诉自己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也无能为力。
- 愤怒时告诉自己,有人在侵占自己,需要愤怒,我是在自我保护。
也许有些负面情绪下会有一些根因,去找寻出来并接受这件事情。
内疚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在给予和接收的关系中找寻一种平衡。当一个人接收得太多而很少给予就会有内疚的感觉。而有一些人会不计回报的付出就是为了逃避这种感觉,这是不健康的。
作者告诉我们内疚这种感觉短时间的存在是健康的,它只是告诉你需要做一点什么事情去做一些弥补。而不计回报的人往往会让身边的人都觉得内疚而远离他。
关系映射
刘涛捡了两只狗,一只很好看叫妙妙,一只叫虎子,长得很丑,刘太太非常嫌弃虎子,而刘涛非常喜欢虎子。后面因为这个事情,夫妻俩大吵了几架。
后面经分析,刘涛自己也发现了问题:刘涛有个弟弟叫刘洋,他妈妈小时候因为刘洋长得好看,对他弟弟宠爱有佳,而很冷落长得不太好看的刘涛。
这层关系映射是:妈妈->老婆,妙妙->刘洋,虎子->刘涛。刘涛心里一直想改变妈妈的行为,虽然小时候做不到,但是现在他能站出来为虎子袒护,所以就有了上面的事情。
在我自己身其实也有体现,2012年前女友在有一段时间非常希望我在工作上大有作为,经常催促我,当然这也是正常的想法,可是我非常受不了这种压力经常和她起冲突。现在想想是因为我老爸给我的压力太大,我希望改变他,但是小时候我是改变不了的,现在我也改变不了。所以我会映射到亲近的人身上,会有想反击这种行为。
说出『我接纳』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帮,二者介可抛。
人格的自由很重要,它是我们的独立之本、健康之泉,也是我们创造力的基石。不过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随心所欲是假自由。
要达到真正的自由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接受。所谓接受,即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的懂得,任何事情一旦发生就无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
说到我自己,在早些时期我会很努力的去做非常多的事情:专业上的学习,去学习唱歌。其实不隐藏的说,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卑(客观的分析出来大部分还是兴趣),专业上的学习,让我可以受到很多人的赏识,父母,亲戚,老师(经常被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比下去)。唱歌主要是锻炼我公共场合表现的勇气(社交上的不出众)。作者在书中说:这种虽然结果是好的,但是要不断的去接受这一部分初衷,生活才会越来越健康。
接受过去
面对中国凄惨的教育环境,和普遍偏低的教育水平,我们上一辈大部分的教育水平是不可能高到哪里去的,这势必会造成一些教育上的问题。所以在我周围有朋友包括我自己,其实蛮多东西很容易分析来分析去就把责任归在父母的身上。
有一对什么样的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命运。父母,不仅是我们物质生命的给予者和保护者,也是我们心灵生命最重要的影响者之一。
有时父母在教育中出现一些问题,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我们不愿意接受一些问题:我们的父母会有问题?我们的父母应该更好?我想去改变他们?往往,尝试改变的努力注定会失败,因为极少数的父母会因为孩子要求他们改变而改变。
宽容自己
『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看起来很美的人生哲理,可是违反了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学道理:一个人的外部关系,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的体现。按这个道理,一个对自己太苛刻的人,很难做到宽以待人。作者举了一些实例证明,这里举一个选择题:
候选人A,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鬼,每天喝8~10杯的马丁尼酒,而且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还常咨询占星学家;
候选人B,大学时吸过鸦片,每天傍晚要喝一品脱的威士忌,每天要睡到中午才起床,还有两次被解雇的记录;
候选人C,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偶尔喝一点儿啤酒,没发生过婚外情,还是一名受勋的战争英雄,并且在战场上绝对坚强,不怕死,不怕疼。
谁适合做领导人?
C是希特勒,B是C的死敌丘吉尔,A是同时代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有一部分有点像C,唉呀我去,不带这么黑自己的,哈哈,这不是刚说过要接受现实。我有时会觉得非常简单和基础的东西,有些人做不好我就想批评他们,有时这种感觉还很强烈。我心里会这么想:我当时和你们一个年纪的时候,这些东西对我来讲太简单了,你们都不会, 我有资格指责你。但仔细一分析,指责其实并不好,也不利于团队的成长,可以指出现在这个阶段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的知识水平。
接受当下,不要后悔,不要埋怨自己和他人,积极向前。
仪式
成人礼会告诉我们真成人了。
自从我离开家去上大学告诉我真正的长大了。
结婚告诉两人真正开始一起的生活了。
葬礼告诉我们真正与某人的告别。
有时我们的心理需要某些仪式告诉我们需要去怎么做或者可以开始这么做了,而非说我知道怎么做就可以了,这点看似不重要,相反在某些场合有非常大的作用。
总结
这本书非鸡汤书,而是从作者这么多年遇到的问题做的一个总结。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当然没出现那是最好的,如果生活中有些什么疑问可以去看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