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咨询情况
咨:今天想聊一个什么话题可能对你有帮助?
来:在家学习心理学更努力,能做到全身心投入,也不像过去,但不想工作。
咨:不想干工作?
来: 不想干总是拖,这态度也不行!不能全身心投入,影响不好想调整!
咨:想有一个调整?
来:是的,还得有进项,学习还要投入;知道这种心态,就是不想干?
咨:学习与工作怎么样去平衡一下更合适?
来:没有想!学习、读书,分享,时间都能利用!但工作拖堆积起来,焦虑,如果不小心出问题了,还要被批。
咨:是什么让你不想干?
来:工作里边有困难、冲突,无奈的事情!有意见?
咨:有意见?
来:对一个同事与人有纠纷,听从人家同事不问青红皂白,听一面之词?还是关系第一,私人恩怨?
咨:他这样外理,对你的影响是?
来:没有对同事说,说交手续不清,这与交接啥联系?我也被调整了。
咨:怎样去应对,半天与全天关系?
来:想想也无所谓?
咨:怎样做更好?你内心希望的是?
来:把工作做好,调整好情绪?
咨:调整好情绪是?
来:她是否是对我有意见!她找我说话我不理她,让她有点被动,她也会思考?
咨:你的反思是?怎么样处理更合适?
来:不与她一般见识?
咨:疫情捐物资?什么是自已想要的,如何相处?
来:对,不与她一般见识!集体还这样做,不能耍啤气,因小事什么都不顾?差不多,过得去!
咨:当你真的这样做了,会有什么感受?
来:心情会好,也会感觉成熟一点!
咨:这样做对工作的影响?
来:情绪会影响到工作,会比较理性!
咨:当你与所有同事相处之时,都能有这样觉察和成熟,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来:会是自己的理想状况!
二、反思点
1、在咨询过程对目标的把握总感不明确,不是具体可行的理想目标!
2、怎样让来访者有更多心理的成长?而不只是事情好像解决一些?
3、如果来访者下次再晤谈怎么谈会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