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认为,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摸象的瞎子。
要对世界有真实的了解,就必须掌握多个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
当然,查理芒格本身是个天才,他能够超快速的学习,从而掌握多个学科的内容,至于我们普通人,或许没有这样的精力和智カ了。
但是,这并不改变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方法的本质,其本质依然是,一个人需要有大量的不同思维模型,才能发展出超常的思维能力。
我们的能力远不及查理芒格,我们或许也无法像他那样精通各个学科,但我们依然可以学习他的思维模型一一通过学习他的100个思维模型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今天我们来聊聊第三个思维模型一局部最优
与全局最优。
本文依然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何谓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思维、生活中存有哪些局部最优与思维最优效应、我们怎么更好的应用,供参
考。
01、何谓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思维
一、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
在数学上,有两个概念,一个是 ocal optimal solution (局部最优解),一个是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全局最优解)。
所谓局部最优,指的是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在一定范围或区域内最优,或者说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的手段在一定范围或限制内最优。
而所谓全局最优,指的是针对一定条件/环境下的一个问题/目标,若一项决策和所有解决该问题的决策相比是最优的。
由图我们可以看出,局部最优不一定是全局最优,全局最优一定是局部最优。
二、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思维模型
所谓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思维模型,就是将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思维应用到解决问题上,成为一种思考工具。
这里需要注意三点:
一是局部最优不一定是全局最优,全局最优一定是局部最优;
二是当外界环境有太多不确定性的时候,很难寻找全局最优解的时候或者全局最优解是否存在时,不妨根据当前环境及所具备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寻找最优解,也就是局部最优解一毕竟,完成好过完美。
三是学习掌握自然、社会发展规律,行业发展趋势等,正所谓顺势而为,借势而上,不断的修正局部最优解,让局部最优解越来越接近全局最优解。
01.通过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理论引申到现实领域可以推导出下面几个结论:
局部与全局是相对的,当前场景的全局可能是另一个更大场景的局部。
全局包含局部,而局部并不包含全局
短期全局最优未必是局部最优,但长期看全局最优肯定是局部最优
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无所不在,你所处的家庭对于你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你的家庭对于一个城市就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再往上,一个城市对于一个国家则成为一个新的局部与全局。
局部是全局的一部分,它必须依附于全局。
从体积上说,地球比水星小多了,但是地球与水星并不是局部与全局关系,他们之间的好与坏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只考虑局部往往会损害全局的利益,所以单纯追求局部最优未必是对的。当然全局是无限的,显然我们没办法考虑超出我们视野范围内的全局。
02、生活中存有哪些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效应
关于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的应用,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之间有一段关于爱情和婚姻的经典对
话:
关于爱情!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摘一颗最大的麦穗回来,不许回头,只可摘一次。
柏拉图空着手出来了,他的理由是,看见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一次次侥幸,走到尽头时,才发现还不如前面的,于是放弃。
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关于婚姻!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叫他到杉树林走一次,选一棵最好的树做圣诞树,也是不许回头,只许选一次。
这次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回来,他的理由是,有了上回的教训,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就拿回来了。
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婚姻。”
这段对话告诉我们:因为生命的一些不确定性,所以全局最优解是很难寻找到的,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我们应该设置一些限定条件,然后在这个范围内寻找最优解,也就是局部最优解一一有所斩获总比空手而归强。
再举一个生活案例: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可谓非常重视。
在局部上要求非常高:
1.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到时间完不成就不准写了;2.作业磨蹭,就严厉斥责甚至打骂也要迫使孩子快些写;
3.字迹一定要工整,潦草的字擦掉重写;
4.每天学习计划和安排一定要完成,不然就不允许玩;
………等等
看起来这些要求都很完美,每一天都是最优的效果,方式也都是讲究效率的,每一天这样坚持下去,最终的结果也应该是最后的。
可是最后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这是因为,家长犯了把局部最优解当作全局最优解的错,忽视了孩子是一个生命体,他有其自身成长规律。
孩子成长的三根支柱:一是无条件的爱;二是价值感;三是终生成长的心态。
家长每天要求孩子按照计划完成学习,这没有错,但是否在执行这些计划或者安排计划的时候,把孩子成长的三根支柱考虑上,选择真正的局部最优解。
03、如何运用好这个思维模型
1.立足当前所处的局部,展望能关注到的全局
每个人处于各种局部与全局的环境中,你与家庭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你与家庭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你对于国家更是一种局部与全局。
每个人必须立足于局部,追求个人的局部最
优。
对于公司你应该努力做好负责的工作,销售就应该努力将公司的产品更多销售出去,技术就应该努力研发新技术让公司产品更有竞争力。
对于家庭你也需要扮演好你的角色,一家之长就必须肩负起照顾好所有家庭成员的责任,孩子则应该好好学习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立足于局部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全局。
假设有一片没人监管的公共草地,里面的草可以养活30头羊,现在这片草地周围住着三个家庭,全局最优方案显然是每家就养10只羊,大家都可以靠这片草地活得很好。不过对于某一家,我偷偷多养1只或2只并不会有人知道,这对我来说是局部最优方案,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片草地显然会慢慢枯萎,最终可能连1头羊都养不活了。
所有人的局部最优之和不等于全局最优。
作为公司的销售,你当然不需要承担总经理的职责对整个公司负责,但如果在销售过程中有舞弊情况,你是否能站在公司角度而不是只满足个人局部最优?
如果所有人都是中饱私囊,也许全局就会崩塌,最终损害的还是局部利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大多数时候并不能直接找到全局最优,先追求局部最优进行更新迭代很多时候我们未必能一下子找到全局最优方案,那么在设定好时间空间的范围内先选择局部取优。
现在有很多大龄剩女,跟她们聊是怎么剩下她们自己似乎也觉得很委屈。
“其实我要求也不高啊,工资比一般人高一点,身高比一般人高一点点,长相别太难看,性格别太差就可以了。”
单看某一个条件确实不高,但是要满足所有就没那么容易了。
我们假设每个条件在人群中比例是30%,把四个30%相乘最后的比率骤降至千分之八,还没考虑对方是否能看上女方。
假设那个她们最理想的另一半就是全局最优,面对一个需要未知的时间和空间,比较理性的做法是经过几轮比较选择,在设定好的范围内选择最优方案。
我们小时候都读过猴子摘桃的故事,最终猴子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得到。
为什么?
猴子始终为了追求那个更好的东西(全局最
优)而放弃局部最优。
3.开放心态
每一个全局都会成为一个更大场景下的局部,而看到一个更大全局就会拥有更大视野,更大格局,考虑事情也会更加长远客观。
当前场景下的全局最优放到一个更大尺度上看就未必是最优了。
当年市场上从MP3到MP4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大家都努力希望在这场竞争中胜出,但从一个更大维度,手机将成为主流,它从功能上将完全替代MP4。而当时绝大部分厂商都没有看到,只有魅族的老板看得更远,在MP4最鼎盛的时候放弃转到了更有发展的手机市场。而成为MP4行业老大的公司在未来却随着整个MP4行业的淘汰而退出历史舞台。
也许在一个你所理解的全局最优方案在一个更大场景下就是一个笑柄。
保持一个开放心态,尽可能让自己的格局和视野看得更大更长远,在一个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来做选择,也许当下的全局最优就不一定是你最好的选择。
围棋棋手最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复盘,将之前下过的棋再走一遍,这时候就是以上帝视角来看之前对决,很容易发现有些地方的棋应该放弃,有些地方的棋应该全力保护,但当时在那个局部也许自己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考虑全局。
4.多维思考
现实中的事情并不是都像数学公式那样完美纯粹,通常会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从单维度上看是一个景象,如果扩展到多个维度,也许看到的就是另外一种景象。
真正的全局最优未必这么容易找到,它需要权衡各种因素。
两个公司的 Offer ,到底选 A 还是选 B ?
应该选爱我的人还是我爱的人?
考虑的维度越多对于全局的把握就越全面。
A 公司的薪资比 B 公司多1000,但是 A 公司离家更远,每天需要比 B 公司多花1小时在路上,是否愿意为那1000元多花那1小时,每个人就有每个人的考量,但是首先你得看到这个选择的多种可能性。
一、明确真正的局部最优解
如上面举的家长要求孩子每天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不是一个局部最优解呢?
根据前面的分析,显然不是,因为家长忽视了孩子成长的三根支柱,没有顾及孩子的情绪,兴趣等等问题。
那怎么找到局部最优解呢?
这里需要一定的知识做支撑,比如说教育,你得需要知道什么做法、行为等是真正的对孩子成长好;再比如说与人际沟通,你需要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沟通,沟通需要注意肢体语言、语速、语气等等,以及学会倾听,反应情感等
等。
所以不断学习,终生成长是生活、工作的必须,更何况,如今是一个 VUCA (乌卡时代:
易变、不确定、复杂)的时代。
二、继承与更替
在一定范围内明确一个最优解后,后期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其进行修正:
如果已经足够好,那就继承;如果还能更好,
那就更替。
如,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一青霉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
但是随着大量抗生素的应用,产生了耐药性强的超级细菌,原先的局部最优解目前已不是最优解了,所以现今有大量的科研人家进入该领域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寻找其他路径对其进行替代。
再比如,现在很多企业考虑产品成本、质量、供货周期等,在第一次采购的时,会在市场上寻找一个局部最优解一一最佳供货商。
在一点时间范围内,如果这家供货商的产品质量、价格、供货周期都能满足企业运作时,企业一般不会去市场上重新挑选另一家供货商。(已经足够好,就继承)
一段时间后,市场上出现了更好的供货商一物美价廉,供货周期好。企业就会找市场上好的供货商把目前的供货商给替代掉。(还能更好,那就更替)
04、写在最后
所谓局部最优解与全局最优解,当我们知道全局最优解的时候,那我们肯定毫无疑问的就去
选择那个全局最优解。
但是生活、工作、社会中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很多情况下我们不知道全局最优解在哪,这时我们可以在一定的范围设置一些限制,根据目前现状,以及自己掌握的知识,确定局部最优解。
后期,根据外界环境、行业形式、自身条件等变化,对其局部最优解进行修正。
如果已经足够好,那就继承;如果还能更好,那就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