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里外外忙活一番后,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爷孙俩人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李老汉让孙子去偏房下抱几根干柴,自己则坐在土坑前,开始生火。
晒干的松叶易燃,是最好的生火材料,年前去后山上拾回来一麻皮口袋,用到现在,还剩下小半袋。
李老汉打开麻皮口袋,拿出一小把松叶,略微起身从黑漆漆的灶台上拾起火机,放在松叶下点火。
嗖的一下,明亮的火苗就蹿出来了。
微弱的火光映在李老汉那张爬满皱纹的脸上,这个迟暮的老人眼珠子中出现一朵小火苗,它越来越大,渐渐将松叶点燃。
砰!李光沫推开厚重的木门,抱着几根干柴走了进来,将之扔在了木墙边。
他拍了拍衣服上沾染的尘埃,扯去头上的蜘蛛网,随即在小板凳上落座,探出手来取暖。
李老汉小心翼翼地往火上搭了几根柴,然后拎着一壶热水和一只铁锅出了门,来到屋檐下的水龙头处,准备洗锅做饭。
等他进屋时,李光沫又不见了身影,堂屋中的电视屏幕亮着,喇叭中发出那咿咿呀呀的歌唱声,李老汉知道,孙子又躺在沙发上了。
他放下铁锅和锑壶,来到门边,手撑在门上朝屋里喊道:“小沫,你想吃啥?”
李光沫盯着动画片,说:“都可以。”
“那就吃面条吧!你看着火啊,我去杨家买瓶花椒油来,家里没有了。”李老汉嘱咐道。
“知道了!”李光沫盘着腿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用脚去探地上的鞋子。
李老汉揣上几块钱出了门,沿着村口的方向走,不一会儿,就瞧见了杨家的大平房。
杨立正在院子里搬砖,李老汉听乡邻闲聊时提起,他家要盖几间猪圈,准备养猪。
“叔,屋里坐!”杨立放下手中的砖头,抬衣袖揩去脑门上的汗水,冲着李老汉招呼了一声。
李老汉笑着说:“你家真盖猪圈啊?准备养几头猪?猪价涨起来了,是该弄几头来养。”
李老汉也想养猪,但终归只是想,他年纪大了,腿脚不得力,倘若猪仔生个病什么的,一个人背来背去累得慌。
杨立哈哈一笑,回答道:“对嘞,单开小卖部挣不到钱,养猪试试看。”
“嗯,我打个电话。”李老汉在征得杨立的同意后,自顾自的往里走,如往常一样,拿起了玻璃柜台上的座机听筒,拨出了那个无比熟悉的号码。
打完一通电话后,李老汉知道了儿子和儿媳的大致位置,他估算着到达的时间,如果不在路上耽搁的话,最快下午一点能到家。
他在货架上寻觅几秒钟,拿起一瓶四块五的花椒油,往柜台上放了五块钱,连忙往外走,回家去准备饭菜,等李大狗两口子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