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作,诗人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水与秋月交相辉映的景色,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水和君山,以一个巧妙的比喻,把洞庭湖的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岑老师的教学设计了四个板块,分别是:看图猜诗,导入课题;初读正音,读准节奏;再读明意,感悟诗情;背诵积累,拓展延伸。整节课环节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流畅,不仅诗美、图美,老师的板书美,语言也很美,孩子们学得认真,朗读也很有层次,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诗作的感悟也基本上达到了三年级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准。
但是,也许是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流程,老师有三处的处理给人浅尝辄止的感觉,个人认为如果能够在这三个地方带领孩子们再稍微深入一点儿,也许孩子们的学习感悟会更深刻。
第一处:
在再读诗作环节,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你觉得应该画些什么?”本来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大致了解诗作描写的景物,而且能够让学生通过想象建立起对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的整体印象,但是老师在处理孩子们的回应时草草收场,并没有深入探讨下去,使这样一个好的问题没有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老师问了这个问题以后,孩子们非常踊跃,纷纷找出了“洞庭湖”、“月亮”、“君山”等景物,在老师的引导下还找出了诗中并没有提到的“诗人”,老师顺势在黑板上板书“山”、“水”、“月”和“人”四个字,并用线条连接成一个寓意月亮的圆形,这个设计可以说非常自然,然而,问题到此戛然而止,马上转入了对前两句诗的学习。
我以为,在学生找出了“湖”、“月”和“山”这三样景物之后,老师应该顺势引导:这幅画上的湖水应该是怎样的呢?月亮又该怎么画?是圆月还是弯月?山是什么形状、画在什么位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
这样一来,孩子们一定会有很多想法,老师再根据他们的想法进一步引导,帮助他们慢慢地、一步步清晰地感悟到每一个景物的特点,这样厘清他们想法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他们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建立起诗作与头脑中画面联系的过程,更是让他们把诗作还原成画面、培养他们的想象力的过程。一举三得。
第二处:
同样是在再读诗作环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意,老师抓住一个“和”字进行引导:在这首诗中,“和”是什么意思?一名学生举手回答:就是指湖水和秋月融在一起的意思。老师表示赞同,未再深究。到底“湖光秋月两相和”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应该能对文中描绘的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那么,老师的教学不应只停留在学生明白诗句意思上,而应该就此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充分领略诗人笔下湖水秋月交相融合的宁静与和谐的意境。
老师不妨这样做:
在学生准确回答出了“和”的意思之后,老师接着问下去:湖水和秋月融合在一起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只是多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学生就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调动自己的积累,把水天一色的景象描绘出来,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再配上宁静祥和的图片,整合学生的回答深情地描绘出这一景象,相信孩子们对“和”字与这句诗的理解会更深刻。
第三处:
在拓展延伸环节,老师补充了一些历代诗人描写洞庭湖的诗作,供学生自由朗读与背诵积累。
在结课之前,为学生拓展与所学诗词相关的其他诗词作品,似乎已经成为诗词教学的规范动作,大多数老师都如岑老师一样,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有些老师还会让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作为课堂的延伸,但是我以为,仅仅做到这样还不够,这一点需要我们联系设计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目的来考虑,个人以为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那么,结合这一目的,老师还应该认真筛选要补充的诗词,从不同角度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将其与课文进行对比,发现异同,比如,补充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引导对比体会孟浩然笔下洞庭湖的波澜壮阔;补充元代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引导学生感受洞庭湖的梦幻奇景;补充唐代方干的《题君山》,引导感悟诗人因洞庭湖引发的丰富的想象,等等,这样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对于不同诗人笔下不同的洞庭湖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进而可能会产生探寻洞庭湖的不同面貌的兴趣。这样才是真正达到了“课虽结束,学习不曾结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