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又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并且,《通用语言文字法》在第四条还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那岂不是说,我们可以废除地方语言以及各种方言了吗?不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同时也有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教育各民族的干部和群众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语言文字”。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不用担心民族语言会被普通话的推广压制乃至取代了,它是有法律依据和条目的。至于说,在执行法律条目过程中,它没有依法保护的地方,这又涉及到国家的依法治国决心和地方的依法执行效果了。
这里的地方语言,我不仅仅指的是不同民族的语言保护问题,还包括同一个民族之间不同的方言保护问题,譬如汉语方言就有十大方言之称,也即是: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徽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和平话“土”话。
不仅如此,各方言区内又分布着若干次方言和许多种“土语”。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官话方言又可分为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八个次方言❶。
昨晚,来藏旅游朋友阿迪和阿秋等(皆是汉族),阿迪来自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阿秋来自湘西,他们在讨论藏族许多朋友不会说汉语一事上,略显遗憾,又对藏族小孩子能说汉语颇为自豪和认同,却从来没有人提过我们应该保护语言文字的多样性,总是倾向于统一语言的想法。
比如,他们聊天中,阿迪举例说他的一个彝族朋友都不太会说彝族语言,虽然那朋友的老婆会说,可在家在学校孩子也不用,也就越来越不会说,彝语虽然有彝文,确是不常用,朋友老婆也不可能特意教孩子说彝语,导致孩子几乎一句都不会说。阿秋等纷纷赞同,这岂不是迟早才普通话取代了啊!不过也没人提出保护地方语言的问题。
我没有参与讨论,只是默默倾听。心里头却是想着,统一个毛线啊,保持丰富的语言多样性不香吗?说来说去,还是懒,不想辛苦学那么多语言罢了。
我们从开篇的法律条目来看,国家在保护民族语言和推广普通话这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上,一点都不冲突。两手抓,两手都重视。既要保护各个民族的地方语言,也要推广普通话的交流和沟通。本来就可以同时进行,同时关注。
推而广之,在保护民族语言内部不同的次方言和“土话”,我们也可以用同一个态度和办法。既推广普通话,也保护各地自己本土的方言。比如保护粤语、闽南语等等。
不过,如果一门语言到了真正要保护的地步,那么它也就岌岌可危了。譬如满族入主中原两三百年,从努尔哈赤那么竭尽全力保护满语,到最后慈禧太后都不太会说了,一族之长竟然都不太会说了❷,到了溥仪却是大家公认满语不流利了。到了如此境地,这种保护自然也就无从谈起,终究会让那门语言湮灭在历史长河里。
作为一国之统治阶级民族,它的语言尚且能灭绝于历史,何况是我们这些不太重要的民族和地区呢?好在毕竟是现代社会,有许多种办法保护和记录下语言。
现在的试听保存方式多种多样,录音录像等等,都可以保存下原汁原味的地方语言文化,不是满清时代能够比拟的。
在我看来,在现代汉语中的十大方言和八大次方言中,除了少部分语言岌岌可危需要注重保护,大部分因为人数上的优势,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消灭和被取代。比如粤方言,因为港澳地区的独特政治优势,粤方言起码在一两百年内不用担心被取代。闽方言也一样,由于台湾独特的地理政治优势,它也不可能短期内被消灭。
然而有些方言的确岌岌可危,譬如中原官话、赣方言、兰银官话等等,由于地理经济的各方面原因,导致本地区本地人都对自己语言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以说普通话乃至说英语为荣,以说自己的“土话”为耻,这是非常不好的心理。如何各地政府在随手打压本地语言,那这门语言我只能说真的危险了。
我本人始终趋向于让各种方言都“百花齐放”的观点,不能打压方言,公共场合推广普通话,私下不要做要求和规定,让方言健康自然地发展。
上次佛山有一家公司竟然规定不让人讲粤语,这立刻遭到几乎所有岭南人士的口诛笔伐,最后公司负责人都也不得不公开道歉。
这种在佛山粤语文化十分浓厚的地区,它公然挑衅地方文化,破坏语言多样性,它自然没有好结果,被大家所唾弃。但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两者在实际生活中,仍然会有冲突。
最后,我要说,用则存,废则亡。具体到每个人本身,你的母语如果长期不同,你也会忘记她。我有位同乡老哥,他30年没用赣方言交流了,他平时多用普通话和英语,因此赣方言也就从他的语言库里几乎消失了,目前只能听懂,开不了口。
好在我这人哪怕远离赣方言环境多年,我阅读也会刻意用方言读一读,我就是怕我忘记了我自己的母语。忘记就等于背叛啊,特别是母语文化。哪怕就是写小说,我都刻意把赣方言融入小说,譬如我那篇《天泣》,末尾虽然只是注释为“某地区方言”,我这里明确给出答案,就是赣方言。
所以,不论是保护方言也罢,还是推广普通话也好,具体到每个人,只能凭自觉自愿。我们没办法强制要求每个人都要保护自己的母语方言,我们也没办法强制要求全国人民一定推广普通话。
究竟是推广普通话多一点,还是保护方言多一点,每个人自有定数。我只是就我自己,我只会一视同仁,既保护方言,从我做起,不歧视任何一种方言,也不打压任何一种方言,同家乡朋友交流尽量用母语方言。我也会推广普通话,在中国土地上的公开场合,尽量用标准普通话交流,也尽力提升自己普通话水平,平翘舌音儿化音等等,我也会尽力做到最好。
注释:
❶参考引自《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合编,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
❷究竟慈禧会不会满语,众说纷纭,但是根据德龄公主回忆录中说,慈禧太后基本不会什么满语,批改奏折都是用汉语。但在《清史稿》中,记载孝钦(慈禧)是满汉双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