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还是亡羊补牢

《诗经》中有一首诗叫《鸱鸮》,这首诗平常很少听到,但是取自这首诗中的两个成语却常常听到:一个是未雨绸缪,一个是风雨飘摇。由此可见这首诗在中国古代流传甚广。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呢?我们先看一看原文。

一、原文

国风·豳风⑴·鸱鸮⑵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⑶,无毁我室⑷。恩斯勤斯⑸,鬻子之闵斯⑹。

迨天之未阴雨⑺,彻彼桑土⑻,绸缪牖户⑼。今女下民⑽,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⑾,予所捋荼⑿。予所蓄租⒀,予口卒瘏⒁,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⒂,予尾翛翛⒃,予室翘翘⒄。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⒅!

二、注释

⑴豳(bīn):豳,读作bīn,本意指豳山,又用作古都邑名,也作“邠”。周后稷的曾孙公刘迁居于此,相传周代祖先即在此立国。在今甘肃省宁县、正宁、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古公亶父率众由豳地所南迁于周原。

⑵鸱(chī)鸮(xiāo):鸟,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种类很多,如鸺鹠、猫头鹰等。

⑶子:指幼鸟。

⑷室:指鸟窝。

⑸恩:爱。《鲁诗》作“殷”,尽心之意。斯:语助词。

⑹鬻(yù):育。闵:病。

⑺迨(dài):及,趁着。

⑻彻:通“撤”,取。桑土:桑根。《韩诗》作“桑杜”。

⑼绸缪(móu):缠缚,密密缠绕。牖(yǒu):窗。户:门。

⑽女(rǔ):汝,你。下民:下面的人。或:有。

⑾拮(jié)据(jū):手病,此指鸟脚爪劳累。

⑿捋(luō):成把地摘取。荼(tú):茅草花。

⒀蓄:积蓄。租(jū):通“苴”,茅草。

⒁卒(cuì)瘏(tú):患病。卒通“悴”。室家:指鸟窝。

⒂谯(qiáo)谯:羽毛疏落貌。

⒃翛(xiāo)翛:羽毛枯敝无泽貌。

⒄翘(qiáo)翘:危而不稳貌。

⒅哓(xiāo)哓:惊恐的叫声。

三、赏析

阅读了几个版本的赏析,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诗无达诂,各有各的道理,却也各有各的不足。我在喜马拉雅上面找到这首诗,反复听读。越来越觉得这首诗非常深刻,富有哲理。

一般都认为这是一篇用动物寓言故事以寄寓人生感慨或哲理的诗歌。《毛诗序》谓:“《鸱鸮》,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焉。”方玉润《诗经原始》、魏源《诗古微》又以为乃“周公悔过以儆成王”“周公戒成王”之作。从整首诗的内容来看,鸱鸮后面的劳动都是亡羊补牢,有趣的是这首诗中却产生了未雨绸缪这样有智慧的成语,因为诗中之鸟被鸱鸮偷袭遭受了失败,后面才有吸取教训,提前做好准备的智慧。该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后来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中化用此意为:“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把未雨绸缪作为家庭修养中的必备品质。

但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却是多样的,深刻的。

启示一:遭遇灾难和挫折后,光呼吁是没有用的,要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诗歌的第一节,诗中的动物遭受了鸱鸮的袭击,幼子被取,巢穴被毁,自己伤心欲绝。第二节中马上结经验教训,采取行动,未雨绸缪,亡羊补牢。

启示二:平时多流汗,危时少流血。在失败后的筑巢之中,诗歌中的动物,克服重重困难,从它的手,从它的口,从它的羽毛,从它的尾巴各个方面描写了它的辛苦,最后,坚持到底,把巢筑牢。这时候虽然辛苦,但是总比痛失幼子好得多,这是一只充满智慧的动物,诗作者托物言志,告诉我们要向这只动物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未雨绸缪”指天没下雨时,先修缮加固好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发生。绸缪很多人理解为准备雨具或做好...
    凯文讲书阅读 428评论 0 3
  • 这句格言出自《尚书》。《尚书•说命中》说:“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意思是,成事者,都因准备充分,事先准备充...
    macmak阅读 1,104评论 2 4
  •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学上嘉双阅读 518评论 0 1
  • 未雨绸缪,拼音是wèi yǔ chóu móu,汉语成语,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彧瑛阅读 281评论 0 17
  •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她朋友突然离世,一切仿佛在昨天,感叹人生无常,生命脆弱;看到个视频:一位年轻的妈妈查出了乳腺癌...
    美好的美阅读 1,788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