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笺《宣公二年》,列七例以证“故怨毒之恨,在小不在大;饮食之人,可贱亦可畏”,先生以为把“不在大”易为“犹在大”更为圆整,此非确言,盖施恩者之意愿也。《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施恩求报浑不如漂母也。唐浩明小说《曾国藩》言,曾国荃攻下金陵,愤清廷不赏王侯于己兄弟,反责湘军滥杀滥抢,以腰痈请辞,准。曾国藩撰联为之解脱,联曰:非关因果方为善,不计功名再读书。某大为激赏,请邑之名家篆书,挂于中堂。盖曾国藩之联潜在之意:非抱也,永以为好也。一笑。
先生笺《僖公二十四年》有言:盖恩德易忘,怨毒难消,人情皆然,无间男女;此结论乃为施恩不求报之根本也。佛教流行中原,因果报应既流传开来,无他,佛门求财而。以因果之报唬民众也,而所举例子,不过是耳食尔。其原理无非是六人定律,信此理论,是因为熟人告知,而两个陌生人之间,可以通过六个人来建立联系,所谓熟人,宁可信乎?未经统计学处理之事例,皆为耍流氓。
周作人读书颇多,其人最大之好处,不迷信,读其书,每见其蔑视因果之说,其一书言,某见和尚既打,不喜欢其无发也,实际当为厌恶和尚信口开河唬众人求财也。某很少旅游,每见寺庙,恶听出家之人之言,说好,于己无干,说坏,心犯疑忌。故至山庙,则曰为沿海人,信妈祖;至海庙,则言为泰山人,信碧霞元君,以为搪塞,亦博君一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