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自愿来谈当事人的晤谈重点:
1.关于保密例外。
一般情况下青少年害怕讲的东西咨询师给妈妈讲,谈保密例外,就更不会讲了,害怕咨询师是间谍。可以问一问你在晤谈室放心谈的是什么?你担心自己的事情被谁知道?事情发生了,你会找谁帮忙?那你觉得我们谈的哪些事情可以和爸爸妈妈讲?其中哪些可以请他们来帮忙?
2.晤谈即时性(此时此刻)。
即时性就是立即性,及时性,指此时此刻的回应。今天来你这里觉得怎么样?讲到保密例外想到一些事情能说说看吗?1到10分,咨询可以帮上忙的是几分?愿意谈话的是几分?这是处理关系的技巧,已经谈不下去的时候拿出来讨论咨询的看法,对咨询的期待。观察到什么?走来走去有什么话想说?你考虑的事情可以说说看吗?慢一点,轻松一点。不想说,立即性加共情。希望达到来访者能说,咨询师能听,能一起讨论。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压力小一点。答出来不会有危险。适时地赞美,轻松愉快一点。
3.每个动作都有治疗的意图。
来访者不喜欢的东西拿出去也没关系,但是不能只拿出去,借机询问:你对这个有感觉?你感觉咨询师布置成什么样子你会舒服?我把东西拿出去,这样会好一点吗?还有什么疑虑?你不喜欢这个花,你喜欢什么?可以说说看吗?或者让来访者挑个喜欢的位置,或者进行赞美:你好有创意哦,对色彩很有看法,是个很细腻的人。
重点不在拿不拿,而在于动作背后的目的。通过话题建立关系,让她舒服一点,每个动作都有治疗意图。
4.咨询师如何面对来访者的攻击?
他骂人他就是这样的人,不是他骂我我就有情绪,而要好奇他为什么对陌生人这样?在担心什么?会想到什么?来访者说不要再见到你这张脸,为什么不想再见到我这张脸?做些什么可以不用再看到我这张脸?当然这些话只能在咨询室内讲,是咨询师角色的需要,对咨询师是挑战,所以需要长期的个人修炼。
5. 自杀的个案要做的非常精确。
自杀个案不容易做,跟对了,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他关门,讲错了,不理解他的痛苦,还关门,太了解不行,不了解也不行。
6.奇迹问句的使用。
要注意奇迹问句的使用时机,奇迹问句是畅想、描绘未来的美好愿景,问的细致,有暗示性正向引导作用,不能有负面的感觉,如果来访者有负向语言出现,就要停止。此时可多使用因应问句。
7.确认澄清来访者的信息、感受、想法等。
父母转述孩子的一些情况,一定要在孩子来到咨询室的时候进行确认澄清。每个人的位置不同,看法感受不同,可以问孩子:谢谢你让我有机会认识你。我特别想听听看你的角度,你的看法,你的体会。你体会到的妈妈不一定体会到。妈妈讲的不一定是孩子真实的情况,要通过具体化,通过细节的讲述确认真实性。
8.个案妈妈晤谈重点。
怎么帮孩子?割腕后妈妈怎么处理?孩子玩手机,妈妈觉得孩子偷懒,有没有想过孩子压力很大,想玩会手机?考试有压力,出现焦虑、胃疼,怎么培养孩子的抗压性?当她自己焦虑时怎么安抚自己,帮助自己?你和孩子的关系好不好?有没有安慰、共情,青少年被赞美、共情时能量会提升,不知道适合不适合你的孩子?妈妈做什么才能鼓励到孩子?两次割腕中间,观察什么事情不会割腕,什么事情会割腕?观察后结论都是孩子不好时,妈妈怎么翻译跟孩子讲的话?
9.个案心理咨询的介入点。
为什么都不要跟家人讲话,是针对妈妈吗?个案一直学校,在人际关系上没有休息的时候,非常累,需要人际的支持。希望有什么样的自己?为什么认为自己不好,最好消失?情绪又出不去,又没有价值感,会加重个案的抑郁情绪,自伤、自杀的行为会增多。不想说能不能写日记?写日记担心妈妈偷看吗?有什么适合你的方式纾解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