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为始”,是二十来年前所读的一本书讲的一个人生作为的“方法”。还记得那本书的名字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美国人写的一本书。想来,这算是自己在“方法论启蒙”上的第一书。当然,自己读得是如痴如醉的,但也不是很透彻,毕竟还有一个自己的“觉悟问题”。
今天,应该开始一个“以终思始”的行动了,作为自己的“批判主义”。因为,作为一个六十岁的人,也是“60后”,“回忆录”自己已经写了应该写的一部分了,但“故事”远不如“批判主义”更有“传世”价值。
“我”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是我的批判主义的“主题思想”。其实,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有这样的批判性反思;也只有如此,人生才能成为真正的“发展型”人生。比如,小学毕业时应有这样的“回头看”,中学毕业、大学毕业更应该有。亦或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等有这样的批判反思。
为什么没有呢?为什么今天才有这样的考虑呢?原因在于未曾有过真正的“思想启蒙”。或者说,中国人的人生过程中是不太注重“思想启蒙”的。反之则是太注重现实了,实质是格外注重“实用”。
什么是“现实”?
思想,才是真正的“现实”所在。不是吗?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现实”。“思想”都不存在了,还会有“现实”存在吗?由之,凸现了“思想启蒙”的巨大价值。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问题。
“我”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呢?思想决定的。其深层在于:缺乏“思想启蒙”,个人只能是“这样的人”,不可能是“那样的人”。
此文,是为我的批判主义的开篇。
记住:人,都是时代所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