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在手机上完成简书日更,现在越发不太喜欢使用手机,可能是被一些“工作信息”“折磨”怕了,有时候拿起手机完成一项工作,一节课就过去了,我总觉得它实在占据了太多时间。其实,完成简书,使用手机也比平板用时多,因为我用电脑打字,显然速度更快。
此刻,我坐在漆黑的客厅,用手机疯狂码字,享受着儿子睡前与外婆的“叽里呱啦”,梳理着一会儿要做的一件件事,权当放松了。
【2】上周为了提前安排好日程,重新在网上下载了一张课程表打印出来,以提醒自己。今天,发现了索引贴的新用途,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当我把固定课程表用透明胶严严实实地贴在办公桌上之后,再用索引贴标注其余时间的任务,一目了然的同时又很美观,真是赏心悦目,唯一不足就是,每周更换,有点费索引贴。
【3】今日继续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关于“确定目标”的内容,特别喜欢这两段话。
摘录:
1.爱丽丝问柴郡猫:“你能否告诉我,我应该走哪条路。”
柴郡猫答:“那取决于你想要去哪里。”
爱丽丝说:“我不在乎去哪里。”
柴郡猫说:“那你走哪条路也无所谓了。”
爱丽丝又补充了一句:“只要我能到达某个地方就行。”
“噢,只要你走得足够远,那你一定能做到。”柴郡猫说。
-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sAdventures in Wonderland),1865
2.要理解生活,向后看;要过好生活,向前看。
-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日记》ournals),1843
的确如此,在完成设计时,当从头到尾一步一步梳理时,会发现走得很艰难,每一步都要预设一个完美答案才能顺利地往下进行。可是当我们确定整节课的教学目标之后,以终为始,倒推,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哪些阶梯,也就是几大板块目标,一般不超过四个,三个最佳。确定板块目标后,每部分设计一个主问题,一个指向目标的主问题。此时,再去环节、细节,如此一来,整堂课就算效果无法达到最佳,但至少大方向不需要过多调整,当然,这其中的路径,就需要教师的经验,反复尝试后发现的各种问题的积累,大量的预设,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
好吧,从具体的案例中抽象出理论,最终能迁移运用在真实情境中,具体的课例中,才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