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总能在生活听到这样的悲剧故事。
一位妈妈,因为14岁的儿子在学校打牌,被请到学校协助管教,她在5楼走廊上,当着来来往往同学的面,打了儿子两巴掌,结果自己转身离开不到两分钟,儿子就跳楼自杀了。
一位爸爸,因为儿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大晚上把儿子赶到太公的坟墓前罚站,并脱掉儿子的鞋子,自己还堵在下山路上,结果儿子失踪,报警之后才找到儿子。
这些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大家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热烈讨论。我们可以从这些事件中看到,不管是母亲不顾儿子的尊严,当众责罚、打骂;还是父亲用极端的方式惩罚孩子,其结果都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一个酿成了悲剧,一个给孩子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在这两位家长身上,家长们或多或少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不顾孩子的感受,指责、谩骂、惩罚、破坏孩子的自尊心等等。这些行为也经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次在伤害了孩子之后,父母经常会陷入深深的懊悔,而孩子,他可能依然会无条件地爱我们,只是他可能会停止爱自己。
那么,如何与孩子沟通互动,才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接纳孩子的感受是向孩子寻求合作、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前提条件。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场景:一盒牛奶没喝完,被扔在桌子上。妈妈大吼:谁喝完牛奶没放回冰箱?孩子一声不吭,吓得缩成一团现在,我们换种方式,即不追究责任,而是提供一个具体信息:妈妈看见没喝完的牛奶,说,牛奶不放回冰箱会坏掉的。
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更接受谁的话呢?毋庸置疑,肯定是后者。因为信息比指责更容易让人接受,指责会让对方产生心理压力、会有愧疚感或反叛情绪;但信息却不会让对方产生心理负担,还能让对方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
我们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能否先接受孩子的感受,决定了沟通关系是开心合作的,还是压抑抗拒的。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大,但是解读能力很弱,所以需要我们帮忙解读,正确引导,这也是培养孩子同理心、共情能力的重要部分。
你可能会想,听孩子说话不是每个人都会吗?这有什么难的。但是你是否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听了孩子的话,却还是无法同理到孩子的感受,无法真正了解到孩子内心的需求呢?
因为我们常常把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强加给孩子。比如,你的孩子说:“妈妈,我又找不到我的拖鞋了?”,天天向孩子强调要穿拖鞋的你听到这,会有什么反应呢?你可能会气急败坏或者不想搭理孩子,并认为自己已经解释很多次,但孩子并没有把解决方式记在心里。
其实,我们关注的是自己的意志是否得到执行,自己的权威是否得到维护,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这样的沟通效果一定不会太好,就算孩子最终找到了拖鞋,可是心里委屈和沮丧的情绪却无处安放,长此以往亲子关系必将越来越糟糕。
所以在沟通中,我们要放下自己的想法和成见,全身心地去听孩子的言语,感受孩子的情绪,在情绪得到妥善安放之后,才有脑容量来处理具体的事情。
孩子常常会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或者我们无法马上满足的需求,比如晚上睡觉之前,孩子提出要吃糖,你会怎么回应呢?
可能大部分家长会这样说:“这都多几点了!你还要吃糖,你不怕蛀牙吗?蛀牙了可是要带你去看牙科医生,把牙齿给拔掉的哦!”
这种回应带着不理解和恐吓,不仅无法安抚孩子的情绪,还会增加焦虑,这时你的孩子可能会像一只苍蝇在你耳边念叨:“嗯··妈妈,我想吃糖,··就吃一个。”
如果我们用幻想实现的方法,效果不一样了:“哦!我是一个魔法师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变出一大碗不会让你蛀牙的糖。”这种方式的本质就是接纳孩子的欲望,而欲望本身没有对错。当我们放下对孩子欲望的评判而选择接纳和理解时,孩子就觉得内心的需求被看到,会快速回归理性、接受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