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张淑娟
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五问反思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培养科研型思维;以便我们在看文献时能够准确且快速的总结出我们所需要的知识点和参考模型。进一步提高我们制作论文的能力。
2. 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① 我之前只是简单的认为五问反思报告只是一个无聊且低效的教学模式和无用的‘累赘‘;
② 在我之前的看法里,我觉得这个只是老师强加的任务,以及为了能达到为所谓的新教育模式所强加的“特色”。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从根本上来讲,我之前的想法只是懒惰和逃避,只是为了减轻自己的任务量而逃避和推卸责任,下面我将针对我之前的想法进行具体反思:
①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的改革和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新教育模式的开创和完善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建立和开创是需要不断的探索、反思和总结的。五问反思报告就是探索和反思的过程,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我之前的想法真的只是逃避而已,一个获奖的教育模式!绝对不是表面看到的那般简单。
②之前认为是强加的任务的想法其实只是在推脱责任和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当老师自信且认真的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好的教学和提升自己的方式的时候,我的第一想法竟然不是:我应该怎样从其中获取到经验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是:怎么又有作业啊?这真的是一种很幼稚且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想法。
4. 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①其实静下心来好好的思考一下,五问反思报告真的是一种提升自己和进行反思总结的好工具。(无论是在课程的学习中和生活当中)我真的应该正视和认真对待五问反思报告。
②比如在课程的学习上:采用五问反思报告的形式进行复习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比如:第一问当然就是知识点了,这是毋庸置疑的;第二问“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其实这个就是我们之前对知识点模糊但不准确的认识;第三问“之前的想法怎么样”,这就是我们翻书复习总结的过程,和之前自己印象里的知识点进行对比;然后就是第四问“我应该怎么想才对”了,这一问就是我们结合之前自己的认识,通过再一次的复习总结得出真正正确的知识点。最后就是自己选择一种正确的方式记牢,然后加上联想考虑在哪些方面能用得上、会出那种题。也就是“我怎样才能用上它了”
5.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无论在以后的学习还是生活中,我应该尝试采用五问反思报告的方法进行思考和反思,从中找到提升自己和完善自己的方式方法。要做到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捋一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还没有学好;我是否有提升,在哪些方面有了提升,还有那些方面值得进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