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流,我要做个好员工(之二)
(在这个主动的过程中,我会记住这么几件事情:)
首先,关于找管理者或者老师主动汇报的时间。
有时候我会想,看上去管理者那么忙,我倒是想向他/她汇报,可是看到他/她哪有时间呢?后来我考虑到,这根本不是个问题,随时找他就好了,只是找他之前问他一句:“我想讨论下××事的大致思路,这会可以么?”或者,“××问题,我有几个事情想请教一下,您这会有空么?”这样,即使他当时没有空,多半等他忙完手头的事,他会主动叫我来讨论。或者我还可以与主管约一下,“等您有空的时候,我想预约说说××的事情。”他肯定会计划一下时间,留出时间来与我交流。
当然,我要排除掉主管召开会议的时间、与客户见面的时间,尽量避免周一,尤其是周一的早晨。其他的诸如他正在开会、他正在会见客户,他正在与他人聊天……这些时候,显然不适合去找他讨论问题。
其次,我找主管的时候,我会对要处理的事情或者问题有一个大略的概念,自己要有自己的主意,哪怕这个主意很不靠谱。如果是需要写材料的,我会先列出一个大致的框架,哪怕我列出的这个不会只拿着问题或者事情过去。这样,即使我的想法得不到采纳,主管也会知道我是主动思考的,思考得不得要领,那只是我的经验不足而已。
再次,我会记住,哪怕是给主管看的是初步意见,初步计划,初步框架,我也一定做出一个漂漂亮亮的、整整洁洁的、平头正脸的文稿或者图表。我会用各种工具把我的这个材料做得尽量完美,让人看上去赏心悦目。我坚决不会因为它是初稿、草稿就让它样子难看。因为我知道,任何东西都需要一个美的包装。而这种形式总比内容来的简单多了。
第四、我会经常复盘。
多经常呢?每一件业务做完,每一天下班,每一周,每半年,每一年,都要对过往的自己做一个复盘。
复盘不需要复杂。简单的,可以写写没有体现在所处理事务中的思路,可以一两句话总结一下做这个事情的得失,可以写一下该事务处理方式与其他同类事务的不一样。还可以写一写在这个过程中的人的表现自己的思考。总之,关于这事的所有都可以拿来复盘。
其实对于复盘这种事,好长时间以来,我都是按照写日志的方式来做的。工作结束,夜深人静,坐下来,回想一下一天的事情,回味一下有心得的情景,翻阅一下自己做的糗事。这种复盘的过程,简直就是在与今天的自己对话,简直就是对自己的升华和鞭策。
现在好用的日志或日记软件太多了,比如简书,比如dayone ……都可以手机电脑互相同步,不用担心手机电脑的转换。都可以随时记录,无需担心写到一半没有保存导致丢失。对文档格式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不用担心排版不容易。总之,我可以兴之所至,随心所欲,纵横驰骋,洋溢八荒。
我知道有一本书叫《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它让我知道,如果我们想最大化自身的潜能,所有人都需要精深的练习。它让我知道,我们在做一件新事,尝试一个新技能的时候,就像进入一间黑屋子,总是会碰到家具。但这种碰撞,给我们提供了信息,它让我们知道我们该往哪里走。显然,在这个黑屋子里走完,我应该有意识地去回忆一下在哪里碰到的桌子,哪里是可以畅通无阻的道路。我就有了走这间黑屋子的经验,我就可以以后避免走弯路,避免磕磕碰碰。
所以,我要不断复盘。
我也会知道,复盘这事,会占用我的时间。尤其是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会无法坚持,我会被我的懒散、拖延所打倒。但我可以尝试给自己定一个小的目标。一个看上去执行起来毫无困难的目标,比如,每天写五十字。慢慢我就会发现,原来五十字写起来这么简单,它会大大提高我的自信心。
总之,我会去复盘。哪怕字数很少,我也要思考并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