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本是好友,后来因学术观点不一而分道扬镳。
佛洛依德开创精神分析学,把人性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把心理问题归结于童年时期受到的心理创伤,而且这些创伤与性有关。这种幼年的心理创伤导致现在的心理问题,是“原因论”,先有了因,造成了现在的果。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他把心理问题也归结于童年时期受到的心理创伤,但他认为现在人已成年,如果用童年的心理创伤来说现在我有心理问题,是宿命论,是在找理由不让自己改变。阿德勒提出的是“目的论”,认为人是能动的,如果能认识到问题,那么关键是可以通过行动来改变现状。现在有心理问题不假,但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想追求的是心理正常心理健康,过一个幸福的生活,为了这个目的,就不能用心理创伤来作为理由而拒绝改变现状,应该行动。阿德勒强调的是,我们的经历不能决定现在的我们,而是我们对经历的看法决定了现在的我们,我们的不幸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所有人的不幸,是自己的选择,是自己选择了自己的不幸,因为我们拒绝改变,习惯于现状,现状虽然痛苦,但改变会带来不确定带来恐慌,面对这份不确定这份恐慌,我们宁愿选择痛苦的不满的现状保持不变。我们的一切理由,都在为避免改变现状,这样给自己有了借口,避免自恋受损。“如果我改变,我就能过的更好,只是当时没时间没精力没办法”。如果、如果,只是自我安慰,保护自恋。
不想改变,其实是让自己保持在心理舒适区,但这心理舒适区不是让自己感觉舒服轻松的地方,而是一种适应了的对外界的应对模式,这种模式让自己感觉有掌控感。我不想失去掌控感,这会让我焦虑、不安、难受,相对面对改变后必然会出现的不确定性,必然可能让我面临失去掌控感,我宁愿待在让我不舒服的心理舒适区。
大卫休谟有句话,理智是情感的奴仆。我们往往是下个决定有个看法,然后去找理由来证明刚才的决定和看法是理性的、有逻辑的。面对问题,我们先预设了是他人、是环境造成的问题,会去找一大堆理由来证明这个预设,然后心安理得的说服自己,你看,我没得选择,我没法改变。
我们有选择权,我们有行动力。很多时候,我们说我们没有选择,这只是我们选择了没有选择,这也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