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 星期五 阴 准备了两天的公开课,刚刚上完,上的不尽人意,也暴露了很多问题。 我上的是五下第六单元文言文《自相矛盾》,按照课时安排,应该是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但我一直想压缩在一课时完成,结果今天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显得支离破碎、不完整。现在想想,我真是脑子被门挤了,是咋想的一节课要完成那么多内容! 反思问题如下: 1.对课时安排把握不明,总想着容量要多,却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2.高估了学生,或者说对学情把握不到位。昨天下午布置预习了,短短71字,我原以为读准字音是不成问题的,结果是连叫了三个孩子课文都读错了。所以,在读课文上占用了很多时间。 3.课堂灵活性不够。在第一个学生读错后,我就应该把有拼音的课件翻出来,让学生对照再读,同桌再读。然而我又接二连三的让自读,结果站起来读的两个同学还是出错。 因为前面占用了很多时间,后面的内容没有展开。已经打了下课铃,我就应该顺势说,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但我又把剩下的课件展示了出来……唉,我这脑子,太死板! 解决办法: 1.更多的关注学情,了解教学环节所用时间。 2.更多的关注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指导。不能让预习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3.加大学生朗读训练。今天可以看出孩子们朗读能力弱,最基本的字音都读不准。 在上公开课中才能更快的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