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突围之路【回忆】-配送管理中的分料问题(一)

  时过境迁,如今的物料配送,一些信息化应用程度较高的企业,采取AGV的方式进行线体的物料配送。

  AGV配送的指令更多来源于MES(制造执行系统)或MOM(制造运营管理系统),在工序物料配送的方式上,根据不同的场景,区分拉式和推式两种叫料方式。

  而物料的来源要么是上道工序,要么是仓库(如WMS立体仓库),通过AVG物料配送,在确保生产线不缺料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压缩库存。

  10年文章中描述的配送场景,部分原理仍可借鉴,例如物料配送对日生产计划管理的要求等等。

  原文如下:

  为配合日生产排线计划的执行,J公司推行了物料配送管理,改变了原来领料的管理方式。

  配送管理相对领料管理是先进的,它最大的好处在于有利于控制车间物料的管理,减少车间物料库存量;

  同时配料会发现管理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如BOM不准、车间库存不准等等;而这些恰恰被领料方式造成积压车间库存进行掩盖了。

  J公司的日排线计划确定了生产前后顺序以及具体流水线线体,物料须按日排线的线体及先后顺序进行配送到位。

  配送到底是“按线体”还是“按物料”划分——即配送人员负责将划分由自己负责的物料配送到各个线体?还是把一个线体的物料全部配送完成,其它的线体由另外的配送人员负责?

  考虑原材料出库的对应性,J公司考虑配送人员负责物料而不是负责线体。

  任何一个管理方案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势?这个原理在物料配送管理中也得到了印证。

  方案的比较就是在权衡是优势大于劣势,还是劣势大于优势,当然这还要考虑当时的背景,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按物料划分配送最大的好处在于原材料出库可以追踪到具体的责任人;

  但按先后顺序及日排线线体的生产订单BOM拉料,全部物料都将统一在“领料单”里,必须再次按配送人员负责的具体物料对领料单进行拆分(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