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进攻还是防守---这是个问题
小武道:“那把这些事情先放在一边,我还想知道一下:整个南宋的军民大都主战,可你为什么偏要主和呢?不要告诉我这是皇帝逼你的。”
秦桧叹了口气,道:“主战是很容易,只要大喊口号就行了,很容易取悦民众和舆情。这些老百姓大多都是从中原逃难来的,谁对他们说要北伐,要打回老家去,便很容易骗得他们的支持。可是主和却要忍辱负重,要做很多实事---要顶着人民的误解,真正去考虑大宋的未来、并为之努力。”
小武试探道:“我知道你们筹粮筹饷并不容易。但如果有了一定的积累,北伐应该还是可以进行的吧?毕竟宋军有时候也占过一些优势,比如岳飞的朱仙镇大捷,就给了大家很多信心!”
秦桧点头道:“岳飞是取得过一些局部战役的胜利,但那还是在河南郾城一带。然而,若要准备大规模北伐的话,先不说物资供应问题,首先我觉得---能够统领北伐全局的主帅人选暂时还没有。”
小武奇道:“统领北伐需要的主帅是什么样的人?你心里有谱吗?”
秦桧捋须道:“这点我有数---应该是为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这个类型的名将。此人不但自身要很能打,还须德高望重为各路人马所钦服;而不是岳飞这个类型的---他虽勇猛但并不足以统领各方。”
小武道:“你为啥认为岳飞不行呢?你是否对岳飞有偏见?”
秦桧摇头道:“我并不反对岳飞,因为他关键时候很能打硬仗。但是统领大军全面北伐完全不同,这不是一两路人马的事情---所以居中指挥的人必须很有威望,各路大军都要服他才行,才能协同作战。”
“岳飞除了统领本部的背嵬军还算不错,此外军中就只有韩世忠跟他关系好些。刘光世、张俊和吴阶、吴麟他们资格老,根本不会听从岳飞的调遣。唯一合适的人似乎是枢密使张浚,然而富平之败令我根本不看好他。而且张浚、岳飞等人也完全没有北伐的总体思路。”
小武追问道:“那么,什么才是北伐的总体思路呢?”
秦桧停顿了一下,道:“首先你得明白,北伐的目标是什么?”
小武想了想道:“莫非是‘迎回二圣,直捣黄龙’?”
秦桧笑道:“这只是口号而已。黄龙府是极北之地,我们大宋在最强的时候都远远到不了那里。现在哪行啊?”
小武又想了一下道:“那么是‘夺回汴梁,收复失地’?”
秦桧道:“这是一个陷阱,只会让我们深陷泥潭。”
小武瞪眼道:“这怎么说?那么北伐还能干什么?”
秦桧想了想,道:“我看北伐可以列出3个可能的目标,分别是近、中、远各一个。你正好说了一个远的,一个近的,但还有一个中间的目标,也是最有意义的目标。”
小武沉声道:“这个还烦请指点一下?”
“中间的北伐目标---我指的是,燕云十六州。”秦桧道:“我的意见是:如果宋军有实力去夺回燕云十六州,而且至少把握要有六成,我们才去北伐。不然的话,就算是暂时取得了一些胜利,由于无险可守,也无法巩固胜果;反而会拖累大军和百姓,使我宋在金兵的反扑中被动挨打,得不偿失。”
于是小武提笔在圆笺上将三个目标记了下来:
记好以后,小武复看了两眼,道:“啊,这三个目标我明白。可你总得先收复汴梁,再去攻打燕云十六州啊?而这近和中两个目标看起来并不矛盾啊?”
秦桧哂道:“怎么不矛盾?北伐一次,全国的人力、物力都得倾巢出动,军粮、武器、装备得做多少准备?如果我们只打到河南一带,看似收复了一些失地,但是所带物资已经消耗殆尽,无力继续进取---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縞也’。”
“到那时候,我方大军被迫驻扎在淮河以北,进不能夺取燕云,退又不能放弃河南---不但不能彻底逐走金兵,反而只能每日消耗、被动等待金兵的南下反扑---攻守易势,此取败之道也!”
小武皱眉道:“你的意思是说,汴梁一带是四战之地,根本不利于防守?所以收复回来也没什么大用?”
秦桧点头道:“正是。这一点自古已然。自春秋战国时起曾经强极一时的魏国的经历、就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当年,魏惠王迁都大梁(汴梁)之时自以为得计,以为离秦国远些了、安全了。但当秦军总攻之时他们根本无险可守,最后秦人掘开河流、水淹大梁,轻易灭了魏国,自身却几乎毫无损失!”
“另外我大宋建立之前的五代---梁、唐、晋、汉、周,都曾定都大梁---五个朝代、十五个皇帝一共才历时50年,不正说明汴梁城太容易被攻破了吗?”
小武哑口无言,看来秦桧不愧是状元出身,要想跟他比拼历史和战略,还不如省省力气。
想了一会,小武又道:“可是宋军北伐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中原地带的老百姓都盼望你们回去。所以你们大军北上的话,会有很多当地的汉人接应吧?甚至有人会推翻当地的金国官员的统治,来呼应你们。这些好处你们都不需要吗?”
秦桧缓缓道:“这就要看是不是真的好处了。岳飞有时候一提到北方义军就很激动,好像所有人都在盼他北伐似的。我知道,他跟很多义军都联络过,甚至给了人家很多好处。”
小武怪道:“什么好处?不是义军该给岳飞的吗?怎么是岳飞给义军的?”
秦桧撇了撇嘴道:“什么义军?在我看很多都是草寇、山大王。你说跟他们有交情?可交情也是要用钱买来的!他们见了宋军,一般都是三部曲:第一步先是哭,说可把你们盼来了;第二步,一起到大帐里喝酒,喝高了拍胸脯吹嘘怎么对付金兵;第三步,说兄弟们也愿意抗金,只是实力有限、物资短少,还需要正规部队接济。”
“演完这三部曲后,他们就会要走不少军粮武器。”秦桧接着说:“你要明白,岳飞上次催运粮草很急,最后打了万俟卨板子---就是因为他把自己部队的军粮分了不少给了几路义军,导致本部的军粮提前不够了。可是当金兵真正大举而来之时,能够打硬仗的,也只有大宋的正规军,这些义军早不知躲到哪座山头上去了。”
小武皱眉道:“你的意思是:北方义军帮不到宋军什么,反而消耗了宋军大量的粮食物资?致使你们更不愿意北伐?”
秦桧道:“正是。这可不是冤枉他们。最初我们都认为,北方义军是自己人,一定会协助我军---然而不少山大王都是在南宋和伪齐之间首鼠两端、待价而沽。”
“我军诸路部队北上作战,都曾与多股义军打过交道---空费了许多钱粮,最后诸将公认、义军没起到多少正面作用。老实说,这些义军要是待在南方的话,一定会被我军当做土匪给剿灭掉。”
小武张大了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秦桧缓缓道:“为国家着想,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我宋方才从灭国的边缘缓了过来,怎能奢谈北伐?总也当以休养生息为主---这才是正道,一切都要等实力增强了再说。”
小武仍不死心,道:“那当岳飞在河南取得一系列胜利之时,连兀术也已北遁而避其锋芒,你们也已经休养好几年了,不是可以乘胜追击吗?到底休养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你们就甘于永远不要中原土地了吗?”
秦桧停了一下,捋须道:“冷静地盘算一下,宋、金双方作战的胜率在不同的地点会有所变化,我大致都可以估计得出。”
“若在江南,胜率我军九而金兵一;若在江淮,胜率我军六而金兵四;若在中原,双方胜率大致是五五开,但我军很难持久;若到燕云十六州,胜率我军只有二而金兵有八;再往北,我看也没必要再算了。”
小武默然半响,然后道:“所以你就决定跟金人议和了,对吗?”
“不是我决定,我无权决定。”秦桧正色道:“尽管我知道这是唯一务实之法,但能够最终拍板的,当然还是高宗皇帝。”
“当时其它人都赞同,还是反对?”小武道。
“当时其它所有人、无论文武,抑或是民间百姓,全都是一片喧嚣,似乎胜利就在眼前,坚决反对议和。”秦桧叹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不能小胜了几仗,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我们从先前一直被动挨打,到好不容易翻过手来,暂时取得了上风和主动权,就被冲昏了头脑,以为宋可灭金?绝不能因为自身的浮躁,将好不容易获得的大好形势,又拱手让出。”
小武点头道:“所以你觉得以军事上暂时取得的优势,作为谈判的资本,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和谈结果……对吗?”
“没错。”秦桧点头道:“这就是‘能战然后能和’的道理。只是大多数人都头脑发热,全然不顾实际情况,以为嘴里喊着收复燕云十六州,就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似的。”
“金兵虽退,而我军的钱粮也早已经吃紧,岳飞还不断向后方催讨钱粮,说是要联络河北反金势力。而其它几路宋军因为无粮供应,已经先期南退了。”
小武道:“但是如此多人反对,你还怎能谈得下去?皇上给了你什么指示?”
秦桧道:“国家的决策到底是战还是和,不是容易决定的。尽管接触金人得知,他们也倾向于和谈---这仍然让我顶着天大的压力。最怕的还是皇上也不支持我,所以当我上书请求和议得到批复后,仍不敢立刻采取行动。”
小武眉毛一挑,道:“为什么?你怕皇上反悔?”
秦桧点头道:“当然。如果皇上还没想清楚,回头觉得可以继续北上攻打金兵,那我就里外不是人了。所以我隔了五天再次上书,皇上又批复同意,但我还是没有派人去敲定和议。”
小武大奇道:“你是在考验皇上吗?不怕皇上生气么?”
秦桧苦笑道:“他生气我也没办法,这件事可是太关键了,我也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又过了五天,我第三次上书,皇上又一次批复同意之后---我还是到朝堂上,当着群臣的面,请皇上正式授权和谈。最后皇上当众说,他完全想清楚了,绝不会改变主意,如此我才安排人手,去同金人商议和谈细节。”
小武点头道:“有你的!但这样高宗皇上心里肯定也不舒服,早晚给你小鞋穿。不过我理解你的难处,这个暂且不提。那么和谈结果如何?”
秦桧舒然道:“‘绍兴和议’的重要成果,是敲定了宋、金两国的新分界线---东起海州,西至大散关。简单地说,就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自南、北自北’,从此各不越界,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比较长期的和平。为了释放善意,金人将高宗皇帝的生母韦太后,从黄龙府释放回来了。”
小武问道:“那么按照这个和议,宋朝是亏了还是赚了?你觉得呢?”
秦桧捋须决然道:“我觉得起码不亏。我朝的实际占领线由长江推进到了淮河,可以腾出手来稳固一下江北并不稳固的领土;也从此有了几十年喘息的时间,可以妥善解决朝野各方面的问题。”
“当然金人同样也有了喘息的机会---他们的中原领土同样不稳定---只是当前宋金双方均无力全取天下,如此则是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结果。皇上也接回了母亲,成全了孝道,同样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小武道:“这么看来,你对宋金两国的边界划分是十分满意的了。”
秦桧点头道:“没错。跟北宋灭亡、百姓被迫南渡之时相比,其实我们已经收复了不少失地。而且秦岭、淮河一线是有险可守的,以后我们控制江淮的大片地区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所以这并不是金人的恩赐---他们也不敢轻易越过淮河启衅。同样,宋人若去淮北的话,由于黄河南流导致失去屏障,我们也很难长期立得住脚。”
图表3南宋及周边地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道:“这话听起来,似乎也不无那么一点儿道理。那么‘绍兴和议’之后呢?从此你们就可以偏安江南了,不必再恢复北方故地了吗?”
秦桧皱眉道:“‘偏安’?你凭什么这么说我们?要知道正是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才将大宋的国境线由长江边上、推回到淮河边上,这算是偏安吗?至于能否更进一步,则要看后代如何发展了。”
“一代人只能完成一代人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人也就只能做到这样了。不论是皇上,还是我秦桧抑或是岳飞,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国家免于灭亡,从而稳住阵脚,保全半壁江山,你还能对我们奢求什么呢?”
“至于将来,如果说金国开始衰败了,而大宋在后世又涌现出杰出英雄,并且那时国力也很强盛;子孙辈能够北伐而统一天下,那我是万分欣慰的。只不过这不是我这一代人能够看到的事情了,我也管不到了。将来的事情只有天知道!”
小武想了想,道:“好吧。谢谢你回答了我这么多问题,也解释了我不少疑惑。我不得不承认,你们这一代人还是蛮拼的,所以宋朝才又得以延续了一百五十年。”
“在回去之前,我想顺便问你一个小问题,你也可以不回答:在流传千古的宋词之中,怎么没看到你的任何作品?岳飞虽非文人,他的作品倒是有的!而你是状元,怎么反倒无所流传?”
秦桧不屑道:“我忙着做事,没空作词。”
小武笑道:“哈哈,这是气话吧。莫非是政治原因?你既然不说,我也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