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不是决定哪个性别效率高,而是去选择“效率高的概率似乎应该更高”的群体。
这是盲目的,但也是常态。
这些观念要追溯到很早期的人类社会态去了。
我比较认同的是,人类的科技文明确实发展得很快,但真正认同“人”这个概念的文明发展得极其缓慢。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求平等的不是男性女性这种极其笼统的区分,而是深入到“有什么能力就应有什么回报”这个点。
而这一点,就算单纯算男性或女性群体,现在的社会又真的能100%做到吗?[Doge]
短期溯源的话,可以溯源现代很多行业的根本。男性效率比女性高这个数据是不是真的我们先放在一边。
按逻辑来说,首先,很多现代工作其实是“和平年代专属”,比如销售、客服之类,娱乐行业就更不说了(不单指娱乐圈)。
而那些非和平年代专属的工作,往往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跟薪酬无关),大多是在战争年代的基础工作不断延伸出来的,因此男女的分工就很明确了。由此,所谓的“男女特质”除了生理上的体力上的差距外,更多是来自于过往时代中对于男女性分工的一种基本的分类。这里面有很多大环境的因素,并不是单纯性别问题。
女性一定不能从事标签上更符合男性的工作吗?未必。但受到当下男女明显分化教育的人们中的女性,很可能确实无法应对这类工作中的各种考验。
所以在和平年代,其实问题不在于是女性还是男性,而是具体到每个个人,他们是如何被培养起来的,他们就能够得到怎样的工作。所以你会见到,虽然很多女性在说男女不平等,但上至书记总统,下至工人农民,其实无处不可有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