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和孩子更亲密的沟通?当孩子心情好,情绪好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小天使,当他们不够好的时候,我们家庭就会硝烟四起,孩子感受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感受决定了她的行为:我们经常给孩子的感受和情绪贴上一些标签,(楼上区域负责逻辑思考,理性部分,楼下是恐惧紧张等情绪区域)如何帮助孩子回到楼上,中国古人说三十而立,一个负面感受被充分看到的孩子,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孩子会有一些脑损伤,孩子在情绪当中我们讲道理是无效的,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我们很多时候只停留在事情的状态上:1.打招呼 2.讲事情 3.谈想法 4.谈感受 5.敞开心扉(最紧密亲子链接),我们处于哪个状态,孩子小时候什么都会跟我们聊,如实表达所有的感受和想法,我们如何一步步把孩子的心推远的,孩子需要我们看到感受和需要的时候,我们采取了不太恰当的回应方式,无效的回应方式。
有效的回应方式:理解共情,真正的理解共情可以让孩子把心门打开,我们的道理和建议对于孩子非常有价值,理解共情是沟通的开始,让我们真正有价值和支持力的东西进入孩子的心里,1.全神贯注的倾听,只听孩子说,而不发表任何意见(当我们全神贯注,用心的倾听也代表了一份无打扰 )2.简单的回应:嗯 好的, 这样啊, 我知道了,不要加入任何的建议和道理 3.借助想象满足或尊重表达孩子的感受(在替孩子说感受的时候更简单更有效,放下判断和猜测,我感觉你现在对自己有一些不满,捕捉当下最真实的感受,妈妈看到你很委屈,你现在很难过,只说她的感受) 4.借助想象满足尊重孩子的期望:(孩子想养马:是啊!咱家要是能养一批马感觉多好啊,借助这份想象表达了对孩子愿望的尊重)生活当中孩子的很多事情都不完全是圆满的,我们可以陪着孩子想象那个场景,(一个人看到豪车想象坐在里面和实际真的坐在里面带来的快乐是一样的)任何语言技巧都不如和孩子真正亲密的心,增加亲子关系,共情,让我们和孩子的心更加亲密,保持对自己的高度觉察。
感谢老师分享,感谢家人们陪伴,感谢我的孩子自律自主学习,自己事情自己做!帮忙做家务!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