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对于心、意、知、物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写了一首小短诗,也就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善有恶意之动,善之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但是,王阳明的一个十分著名的弟子王龙溪却写了一首《四无》:“心是无善无恶的心,意是无善无恶的意,知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这首诗中所写的心、意、知、物似乎完全与王阳明所说的心、意、知、物不一样啊,那为什么王龙溪会写出这样一首诗呢?难道他是想要“造反”另立学派吗?
如果我们想要搞清楚王龙溪说的究竟是什么,那么我们就需要先分析另两个人的辩论。在佛教中,有两位很著名的大师,分别是神秀与慧能,他们有着共同的老师,也就是五祖。在他们的老师五祖晚年的时候,他决定选择他们其中一个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就让神秀与慧能分别写出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所悟到的东西,于是神秀就写了一篇《四句偈》,内容是这样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在这首诗中,神秀认为,一个人的肉体就是菩提树,而菩提树其实也就是佛家所认为的智慧树,神秀认为,一个人的心就像明亮的镜台一样,这一点认知和王阳明对人的心之本体的认知很像,同样的,神秀也和王阳明一样,认为,如果我们想要得到一个犹如明镜一般的心的话,就需要时时的勤奋的拂拭这面镜子,不让这颗如明镜一般的心上蒙上尘埃。
神秀的诗在我们看来很有道理,可是他的老师五祖看到了他的诗后,却摇了摇头,觉得他写的并不好,他反而更看好慧能的《四句偈》,慧能的《四句偈》是怎么写的呢?“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慧能的《四句偈》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感觉到其中的空,而佛家最看重的也正是空,空就是他们最终要悟得的东西。那么空又该如何悟呢?就需要守戒,这也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猪八戒名字的出处。
最后当然是慧能成为了五祖的衣钵传人,而慧能其实也就是我们之后所熟知的六祖慧能。其实神秀与慧能所写的《四句偈》写的并不是同样的修炼过程,神秀所写的修炼过程是渐修的过程,而慧能所描述的则是顿悟。其实这两种修炼的过程,没有所谓的好与坏之分,它们只是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就比如说神秀的渐修,就适合大多数的天赋并不高的普通人,可是,天才尽管十分稀少,我们也不能否认其存在,顿悟就是属于天才的道路。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很多非常有名的儒家的高人都并不是顿悟而来的,他们多数是在以日以年的渐修中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顿悟。所以,其实我们不需要去将渐修与顿悟分割开,它们是可以相互结合的。
我们再来反观王阳明的《四句偈》和王龙溪的《四无》,其实王阳明的《四句偈》所强调的就是渐修的过程,而王龙溪的《四无》强调的则是顿悟的修炼过程,那么,王龙溪的《四无》的逻辑究竟是什么呢?他是这样一层一层推下来的,既然我们的心是无善无恶的,那么由心而发的意也是无善无恶的,而我们的良知本来也是无善无恶,既然心、意、知都无善无恶,那么,我们做出的事情也一定是无善无恶。可是,一个人的意义都已经跟外界环境进行了互动,被触动了,又怎么可能无善无恶呢?一个人何以达到这种境界呢?可是其实,在之前就已经有一个人达到过这样的境界,那就是孔子,孔子在晚年到了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外界无法影响他,因为他的心似乎已经包容了全世界。
在我们修炼的过程中,渐修和顿悟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我们无法做到顿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不断的渐修,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的靠近自己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