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随园食单》之《杂素菜单》云:“菜有荤素,犹衣有表里也。富贵之人,嗜素甚于嗜荤。作《素菜单》。”可见袁才子对素菜的推崇。
其中,袁枚云:“芹,素物也,愈肥愈妙。取白根炒之,加笋,以熟为度。今人有以炒肉者,清浊不伦。不熟者,虽脆无味。或生拌野鸡,又当别论。”
袁枚说芹菜宜素炒。的确,无论是传统的芹菜炒豆干,或是芹菜、木耳和鲜百合混合炒作的素菜,都是那么爽口、鲜香。但袁枚说芹菜炒肉,变得清浊混杂不伦不类,这我却不赞成,四川传统家常芹菜炒牛肉末、广东芹菜炒鲜带子、芹菜炒鲜鱿鱼明明就很配。
大约是各人口味有别吧?但芹菜、或芹菜配肉做菜,在广东却是寻常的。
每逢过年,为取好意头,农历正月十五前的餐桌,几乎都可见芹菜的身影。就算芹菜不上餐桌,厨房里总会养着一小桶由芹菜、生菜、葱、大蒜组成的蔬菜,用红绳绑在一起,红绳上还夹个大红包。有地方还有将其与大红桔几个同悬于家里大门口之上。蔬菜都选完完整整、有根有叶的。取有头有尾、生生猛猛、勤勤恳恳、精打细算,生财之意。
这是广东当地习俗,过年前要买些带头的生菜、芹菜和葱回家“压年”,取有头有尾、生菜寓意着新的一年生财,芹菜寓意着勤力,葱寓意着聪明的意思,蒜寓意能打算会计划。
芹菜分为旱芹和水芹两种,旱芹又分药芹和西芹,药芹又有香芹和大芹菜两种,大芹菜和西芹叶柄粗大。水芹则为一种野菜,又叫河芹,个头不高,少了那种特殊的芳香味,其形及口感有些像芦蒿,多为江南人所食用。
芹菜栽培始于汉代。《诗经小雅.采菽》中有“言采其芹”。初作观赏,后为食用,经人工培养,形成细长叶柄型中国本地芹菜。
古代所说的芹菜多为水芹。《吕氏春秋 • 本味》:“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
《诗经》中也有说法:“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藻。”
芹菜的味道,还有芹菜独有的香气在小孩子看来是很不好的味道,甚至是讨厌的味道。好像几乎每一个小孩在小时候,对芹菜、苦瓜、茨菇这几种蔬菜都是保持几乎远离的姿势。无论大人怎样威逼利诱,终是不肯尝试一口。大人这时总会说一句:“等你长大了,你就会觉得好吃了。”
果然,及到年长,经历的事情多了,看到的事情多了,遇到的事情多了,人不觉开始转变,连味道也渐渐开始转变。对芹菜、苦瓜、由小小的尝试,到后来竟也甘之如饴。外出就餐竟也会主动点这些东西做的菜。大概是人生百味,渐渐一一尝遍,食时味同身受,人渐宽容吧。
然而,芹菜、苦瓜也就罢了,对汪曾祺先生评价为“格比土豆高”的茨菇的略带清苦和野性的味道,始终爱不起来。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8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