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
原创 吾行 吾惟 前天
“莫生气”写的真好,十年前就打印了两份贴在了洗手池旁,时常看一眼,心情都很舒畅,记住的却是不多,这就是“时时勤拂拭”吧,需要外在的智慧擦拭心灵的灰尘,现在,生气越来越少了,不是“莫生气”看的多了,是传统文化学习后的醒悟。生活,都有因不能正确理解对方的话,出现差错、争吵、不愉快,做人做事有两面性,双重性,直来直去更好吧,减少一些误解,少发生一些错误,就能多一些友好、快乐。生气十之八九都是“误解”惹的祸,特别是我们的语言意愈深刻,有时模棱两可,有时让人琢磨不透,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为什么没有友直的朋友,因为自己的心量不大,自己还不够友谅。我们是不是缺少相信别人的勇气,有太多的疑问,减少一些猜测,多相信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不要把事情复杂化,做到简单一些,换种心情、换个角度理解、看待对方,就会得到不同的心情,更不要因为一句话、一件事改变原来的看法,好多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复杂,关键要看转弯,换个角度,换个思维想,可能就带来好的心情,日久见人心。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想象的,更不一定是真实的,不去想不好的方面,很可能是误会,否则,只是自我折磨,任何事情都想好的方面,道理谁都懂,不行就是不懂,智慧是想出来、也要说出来,更要做出来。
儿子早上找骑行服,没有找到就说不去骑自行车了,我们都嘲笑说,这不是要锻炼,只是一时的心情,还都生气。五一,儿子约我一起骑自行车,他一身整齐的装备,手套、骑行服、鞋都相对很专业,我就是一身运动服。一个上坡,感觉很艰难,他还不时的提醒着我,告诉我注意事项,注意用后扎,慢点用,先试一试,还给我找出一副手套等等。自己心里很是不服气,骑过自行车太多了,我们的距离差距却越来越大,一个全是石头路的山道,我只能推着走了,他骑的很流畅,回来的路程,我们的距离更是遥不渴望,8公里的路程大约比我快了10多分钟。我已是大汗淋漓了,他的状态依旧如初,一身着装很是精神。我感到,没有找到骑行服就没有去骑自行车,我们认为他是不太想运动,是我们错了,真的错了。骑2000多元公路赛车,他是以运动员的要求锻炼自己,与我们上下班骑车是不同的,速度不同,目的不同,目标不同,距离不同,太多的不同了,怎么能一样呢,装备齐全是最好的保护。我们真的要为当时的嘲笑而反省,为没有支持找骑行服而后悔。生活需要常回头看,留恋那些美好的记忆,感悟那苦涩的回味,都是一种快乐。洗手间装茶叶的桶上面多了一个“温馨提示---请不要把茶叶倒在外面,为了……”,初看到这个提示非常的脸红,感觉很不舒服,这个楼层只有我才会倒茶叶在这里,难道是自己素质不高,让服务员感到自己不注意细节了,还是什么问题,时常在努力的想自己什么时候吧茶叶到在外面了。过了几天,忽然看到整个楼的洗手间都增加了这个温馨提示,哦……这是统一服务要求,不是特意针对自己的,心情豁然开朗,心理喜滋滋的,自己想多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说话是相互了解的基础,成事靠他,坏事也要靠他,误解是他,理解也是他,说话是最简单的交流,也是最复杂的交流,又是最小的交流,更是最好的交流,说话直接对氛围的好坏产生影响。利他,从最小的事情做起,把话说清楚,怎么想就这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一件事情怎么说,效果是大相径庭为了愉悦的氛围,就要寻找一最靠近结果的说话方法。有时候,自己认为是开玩笑的话,但对方往往不是这样想的,以为你是认真的;有时对方是无意的一句话,我们可能会多想。任何时候都简单一些的好,没有必要想这样多,把想说的话说清楚,没有听明白的话问一问,或者就忘记,生活本来不需要复杂,以真诚心对待别人、相信别人,减少对别人的误解,避免别人对自己的误解,心情会非常快乐。好心情带来好氛围,带来更强的能量,带来好的人与人关系,人和是人际关系中第一位的,这是团队的根基。语言是人与人交往根基,意识是语言的主导,积极正向的看待别人的言行,很多时候都是误解的错,3年学说话,一辈子学闭嘴,好好说话是一生的修炼与成长,给予别人好心情是最好的爱与礼物,给予别人坏心情,就是最大的恶,心情决定身心健康已经不是一句空话。说话是一门学问,听懂话更是智慧,不要让别人影响自己快乐的心情就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