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初秋比往年热了许多。出伏的日子,比三伏天还要热。不止是热,湿度还大。看来秋天暂时只愿意呆在日历上。
夏季的青岛虽说比其它城市凉快了许多,但今年雨水特别少,从夏到秋,像样的雨几乎没下过一场。“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立秋后,都说是一场秋雨一场凉,没有雨,也就等不来一场凉。
眼下虽说已是初秋,却仍是被炎热滞留在了室内,远方依然遥远而不可及。居家的日子,一日三餐、洗洗刷刷,烟火气十足;而栖居于茶汤咖啡、音乐书籍之上的诗意也是盎然生机。
这样的日子倒也惬意自在。
炎热的日子,读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她笔下额尔古纳河的千里冰封,读她笔下白桦林里的大雪纷飞,读她笔下鄂温克人的游猎生活,读山川、河流、驯鹿、萨满、风土人情。读她隐忍的忧伤,读她生命的坚韧……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书中诗一般的语言带给我流水般舒畅的感觉,也将冰雪世界的寒凉带给了我。夜晚的时间,读着读着就会感觉窗外似有寒风呼啸而过,恍惚间浑然不觉当下的酷暑季节。
玛丽亚·索
1921 - 2022.8.20
中国鄂温克族酋长
玛丽亚·索是《额尔古纳河右岸》主人公的原型,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女酋长”。
一本书看后,不过是囫囵吞枣般能吸收的不多。但是我在书中走过,书也在我的精神世界走过,终会留下一些痕迹,哪怕是一扫而过,也会滋养心灵,让人有所收获。
这个八月,我从额尔古纳河右岸走过……
“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
写这些文字时,天色突然就阴暗了下来,等了许久的雨有了迹象,些许欣喜,也有些许担忧:风会不会将云层吹走,让太阳再次红着脸出来?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等着等着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