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坚毅是指尽管任务中存在令人沮丧的因素,但是仍然坚持闯过认知上的复杂性的这样一个倾向。
具有认知坚毅的人,他们非常清晰的认识到,为了实现理解和领悟,他们会长期与令人困惑和悬而未决的问题作斗争。
而认知坚毅的反面是认知惰性。它是一种一旦面对有挑战性的认知任务就会选择迅速放弃。
大家孰知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是通过上千次的失败实验的结果。面对每一次的失败,他从不气馁,而是越挫越勇,将每一次失败当做成功的基石,直到电灯发明成功。他的成就是他具备认知坚毅的结果。
现实中的我们工作这么多年,发现遇到的大多数的问题是好几年前的遗留产物,当时的态度是知难而退,放弃去解决这些问题,而如今这些问题又被碰上,还是得需要花精力去解决。真是有点遗憾当初的不努力。这是缺乏认知坚毅的结果。
我们想想,即使在同一学校毕业,然后从事同一工作岗位,工作5年后就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有人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干得风声水起,而与之相对的是有人这时候却是不断忙于换工作,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前者拥有认知坚毅,而后者大多是认知懒惰的结果。
随着阅历的提高,很多人会不由得感叹:其实生活中最初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都是乔装打扮的机遇之神,如果采取坚毅的认知去解决它们,他们也会成为无数成功者中的一份子。
要想成就任何伟业,拥有认知坚毅是一条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