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免疫学标记及分子检测是四月二十六号做的。按照单据来看应该是四月三十号下午五点出结果。
考虑到医院五点半就要下班了,“五一”还要放假,我决定先打电话约好再去取报告单。毕竟两个人去一趟来去怎么也是一笔大的花销。车票来去四百多,加上吃饭,和请一天假两个人扣的工资,怎么也得一千多。我想即使四月三十号下午能按时拿到报告单,医院五点半下班,我也有可能找不到医生看报告单。
四月二十九我打电话到病理科询问报告单是否出来,对方用冷冰冰的语气回答我:“单子上写几号,几号就来取。”我和先生商量决定,不如过完节再去取,这样也方便找医生看看单子。
“五一”节前,我和先生提前请好假,节后第一天五月六号早晨,我和先生坐高铁去了医院直接到病理科。谁知病理科直接冷冰冰甩了一句:“没出来”。
“单子不是写的4月30下午五点前吗?”
“没出来。”
“麻烦你帮我再看看,应该是节前就出来的。”
“你这是疑难杂症,结果出来还要会诊,单子不能出。”
这句话明显是一句不负责任的推脱之词,既然是还没会诊,你为什么要说没出来呢?数据出来和会诊后拿单,在我这个老检验员看来还是有区别的。不过怎么样这句话也算是我们那天听到最有耐心,最温暖的一句话了,尽管这话并不能解决我的焦虑和懊恼,但毕竟也算是一种让人能接受的方式。
花一千多元换来这么带着️一句几乎毫无意义的答复,无疑我们的心是奔溃的。听了这句话先生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病一定很严重,病理科才不敢轻易下结论。整个人情绪变得相当不好,他抖抖索索的一出住院部,就习惯的点烟,缓解情绪。我不得不打起精神安慰他:要抽烟到花园去抽吧,单子没出来,这只是他们工作程序的问题,跟病情程度无关。
先生当时根本不管我在说啥,不管不顾的点起了烟,无奈,我只好压住火气,将他强行拖拽到旁边的花园边,看着他抖得半天点不开一支烟,我的心也终于绷不住了,刚才强打精神安慰他,拖他的劲早已不知道去了哪里?两腿一软,整个人瘫坐在花园边的亭子里,浑身虚汗淋漓,两眼发黑,我靠在柱子尽量控制自己,我不断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坚强点,你不能倒下去,你倒了这个家就毁了,孩子的后半生就毁了……”我在心里不断的找着词语安慰着自己,不断的给自己鼓着劲,过了好半天,我才从茫然无措的状态中缓解过来。忽然想到,刚才只顾着急了,根本没问到底什么时候结果才能出来?
于是又回头急忙向住院一部跑去,穿过保安的层层盘问,再一次爬上二楼,来到病理科窗口。病理科的工作人员看到我满脸黑线,不等我开口直接来了一句:“给你说了没出来,没出来。”我急忙陪着笑脸说:“我问一下,什么时候能出来。”
“不知道。”女工作人员头都没抬,继续不耐烦的说。
“那我啥时候过来取合适,我们离得远,过来一趟不方便。”我低三下四的解释道,那一刻感觉自己的语气已经近乎哀求了,为了先生的病,我搭上了所有的自尊,感觉那一刻是一生最卑微的一刻。
“你不会打电话问吗?”女工作人员一副早已见惯不怪的样子,依然冷冷的对我说。
“那麻烦你把条子上的日期改一下,我怕下次来保安不让我进来。”我继续对着窗口哀求着。
女工作人员如梦方醒般抬起头,从我手里接过取报告单的单据,一边改,一边嘟哝着说:“保安不管时间。”我能感受到她的不屑和气愤。我厚着脸皮,陪着笑脸接过单子说:“不好意思,麻烦你了。”
说完这句话,我眼睛突然有了一种热热的液体留下来,我不知道那一刻是感动还是委屈,我拿着单子,竞像是突然得到了赦免一般,刚才所有的忍气吞声,全部变成了温热的液体,恣意的在我的脸颊流淌。
好在戴着口罩,好在哪里没有一个人认识我,不然像我这么一个要强的人,素日视面子为生命的我,那天算是彻底撕下面子,扔在脚底下,任人猜来猜去。那一刻我真的是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有啥别有病”。也深深感悟到“不来医院就是幸福。”如果可能,谁愿意到医院来呢?
出了住院一部大楼,我直接走到旁边的凉亭,先生在哪闷头抽烟,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他对香烟的依赖害了他,这是无疑的,但是他自己不愿意承认,遇到事两手一摊,躲旁边抽烟,是他一贯的作风,这么多年的夫妻我也是早已习惯了,何况他毕竟是个病人,我也只好耐着性子,哄着他。不是因为真的欠他什么,而是责任,是为了让孩子能安心学习,工作,我受点累,受点委屈,我也就认了。我这一生也就这样了,我不想让孩子再被这个家拖累。
那天天疯狂的热,上下跑了几圈,我整个人被汗湿透了,坐在凉亭里好半天才好点。坐了一会儿,心里也平静了许多。我拿起电话,给妹妹的同学又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下报告单取不上的事,她也算热心,让我把身份证拍照发过去,她问问啥情况。我挂了电话后,急忙拍了身份证发过去。
不一会儿,她打来电话说:“病理科的解释也是疑难杂症,需要会诊。”我听了只好自谦的说:“都怪我走之前没有再打个电话,白跑一趟应该的。”
妹妹的同学热情的说,让我先回家,她帮我盯着,出来了给我发信息。
我千恩万谢的挂了电话,心里也好受了很多。
人有时候也许就是这样吧!本性还是脆弱的,遇到问题时,还是渴望有个依靠。哪怕是别人关切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会像救命稻草一样,令人充满希望。
相比别人适时的关怀,我其实是最讨厌有事时,虚情假意的问候的,感觉这样的问候越多,压力就越大。我婆婆就这样,每天都打不下十个电话,电话里说不了两句话就挂了,也从来不说两句实质性安慰之类的话,或者来看看什么的,每次真的是问了问,在我心里,她就像个记者,也像个对别人隐私感兴趣的外人。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她打电话问了也就算了,还要打电话告诉身边有关系的每一个人,然后那些人也不会不时打电话问候,人在烦躁时,最怕的就是接电话,别人不咸不淡的问候。婆婆这种不管好事坏事,她都习惯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宣传出去,真让我无语。习惯了像个旁观者一样看热闹,即使自己的儿子也不放过。如果不是先生病了,我宁愿理解为她是个热心的人,而先生病了她没完没了的问候和宣传真的让我很反感,很有压力,但愿一切尽快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