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相处,当感知到彼此相互修理带来的不舒适以后,通常每个人都以本能反应来应对、防御。这种本能反应大体包括三种:
第一种:战斗。你修理我,我对抗,要打败对方,其表现就是吵架、打架、家暴。这种防御方式背后的情绪能量是愤怒。
第二种:逃跑。如果打不过对方怎么办?打不赢就跑呗!女的回娘家,逛街暴食;男的上网泡吧找朋友。逃避、冷战,其实掩盖的是内心的恐惧。
第三种:装死。打不赢又跑不掉,就只能装死了。不理会,当作不存在、没发生,让自己一笑置之,切断身体感觉,最后变得麻木。
当身体产生对抗、逃避、麻木时,心灵上会开始封闭自己,两人的关系必然日渐疏远。结果可能是分离,或者终其一生互相纠缠: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为一纸婚约,一辈子不面对、不解决,让自己痛苦、了无生机到终老。更糟糕的是,父辈的这种相处模式,会给后代子女造成极大伤害,并可能延续进他们未来的生活当中。
家里是讲爱的地方。如何让中断的爱得以转化,让已经中断的爱重新流动,让开始流动的爱更加长久,从而经营幸福人生,作者给了一个建议:退出纠缠——重新满足需要——回到当下——打破惯有模式——面向未来。然后,从这一代开始改变,斩断枷锁,重新播种。
研究发现,婚姻好坏,幸福与否,可能通过四“情”来检验或者评测:
爱情:那种想见、想要在一起而欲罢不能、心跳的感觉。
激情:由心里的喜爱、愿意亲近的感受,反映到身体上,通过生理上的满足而进一步加深的情绪与情感。
婚龄长了,爱情和激情会自然下降,取而代之弥补的是感情和友情。
感情:彼此原本没有血缘关系,却因相处而更像亲人,生活里很多事情、很多时候让彼此互相牵挂、惦念。如果有了孩子,这种情感连结会更加牢靠。
友情:两个人相处日久,在各方面都有了某种类似伙伴的关系,彼此信任、理解,互相沟通、交流也更加没有障碍,或者先于与其他人。
——《家庭系统排列》阅读笔记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