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兵法,也称吴起兵法,是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的用兵思想大集。吴起,先后去了鲁国,魏国与楚国, 在魏国创建了魏武卒,战力惊人,也是武庙十哲之一。 兵法的主导思想,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与孙子兵法的合之以文,齐之以武相通。 总体上看,也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是一致的, 只是论述的角度不一样。有的地方,孙子兵法一句带过,他延展出了一篇文章, 如用士卒之长,因人而异,短者用矛戟,长者弓弩,弱者事给养,智者为谋生。其中,还有论述气机,地机,事机与力机的四种势能,与孙子兵法的,兵势,地形, 军争的主题相关。
打仗,考虑的基础因素都是相同的, 敌我双方的国力,兵力,财力,指挥能力,后勤保障能力,动员能力等等。在这个系列中,列了六韬,三略,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司马法,他们都是论述战争的主要著作,但论述的角度各不相同。 三略更多讲军事战略,从国家治理,从政治的角度讲军事,而六韬, 从文韬,武,龙,虎,豹,犬韬全面论述,涉及战争中的各个方面。 用现在的军事理论去对应,这些军事著作,多是指导性的基础知识,而具体的作战手册,每一种战法,都有一本独立的册子。六部大策-策略36部,整体上是讲谋略的,但只专注孙子兵法的与千门布局等。而工作中,每一个项目,其实都有一种对应的谋略方法,要展开来说,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本册子。 说这些,主要是为了说明, 这里列的36本谋略书籍,与孙子兵法相关的,只是六位古人人对战争的看法,也是汲取了前人的经验,收集资料整理而成,具有概括性与代表性,可以为后人学习借鉴的,也便于流传的。
为了大体了解吴子兵法的主体思想,这里摘取几句著作中的名句。 第一,勇者必轻合,轻合不知利。有勇无谋的将领,则会轻易交战,是由于不知战争中的利害所在的缘故。孙子兵法中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将领的勇也是一种重要的品质,但光有勇是不行的,需要有的智谋,尤其是三军主帅。 第二,战胜易,守胜难。军事取胜容易,要长期占领,巩固胜利果实,是有难度的。这在现代战争中也适用,如前苏联与美国都入侵了阿富汗,但都没有成功,为什么?其实,在军事上,很快有占领了主要城市,但由于文化理念,民族认同,这不是几个星期,或是几个月就能改变的。因此,即使军事实力强劲,很容易攻下来,但要长期运营,是有难度的,主要说的是理念文化不同。第三,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战机成熟,可以进攻,看到敌人强大,选择暂时避其锋芒。 这也孙子兵法中的围攻分战逃避的策略是相通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根据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 要采用不同的策略,策略并不是万能的,需要根据环境与条件的改变,及时调整进攻或是防守,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近期成型的,六部大策-战略应用表,六部大策-战术应用表,战略讲主体选择,即是做什么与不做什么;战术讲主体建设,即是如何把选择好的主体做得更好。今天打算把这两个主体表格的内容相对固定,即是和重复策略原文一样,也重复策略表格。这样做的好处是,进一步拥有策划的思维能力,而且是表格思维,不仅仅是简单的情感思维。目前经常用的战略相关的策略有,羊皮卷积极情感第14卷-重生-避免失败,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62卷-虚实-致人而不致于人;千门八将36局积极计划第一卷-谋权-索兽困天局,等等。这些战略相关的策略,主要作用的主体,还是已经成型的36本策略书籍,包括当前的卖书,未来可能进行的授课,收徒,运筹等相关主体。战略应用表,核心除了六部大策的策略,还有“做每一件事情(主体+36卷)/布局思维”,这是把千门布局的相关思维,应用到了实践中,目前正在优化这个思维过程。
成功思考切入点,羊皮卷积极情感第34卷-坚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