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一个人闲的时候,我总会尝试从现在的视角去品味以前的东西,也或者是站在楼上看看旁边田野的样子。
今天在二楼转悠时看见了几本布满灰尘的小学课本,于是突发奇想的要把那些书整理一次。就好像是要他们好好的告别。
结果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书,整整有几大箱子,但是这些花了我将近十年读的书一个上午就把它们全部打包好了,真是感概万千啊!我发现有一部分的书是之前就已经打包好的,密封在一个箱子里,并用透明胶带缠绕了几圈。想起来这些这都是爷爷从外地带来的书。
记得那时我初中是在乡里读的,也没去买过什么书看,但我家的作文书,小说名著,语文工具书,成语故事书倒是不少。因为这些书跟课本不同,那个时候总感觉能拥有有这些书是很自豪的事,常会带到学校里去让同学们开开眼界。要知道在农村里的孩子能读到这样的课外书,的确是件奢侈的事。
是我爷爷让我在同学面前拥有了光环,所以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跟着爷爷,每次到了年尾就开始盼着爷爷从外地回来。
放在纸箱子里的就是这些特别的书。因为不会在去看了,又没舍的卖给收破烂的,只好全部封起来。
这些书都是我爷爷从景德镇帮我带回来的,所以我对他们有一份额外的情感。记得小时候,每次爷爷过年回家就盼着能从他的包里拿出几本书了!那种期盼依然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延伸出来的是学习的动力是绵延不断的。我到现在还觉的,亲人把书当做礼物送给自己比苦口婆心的教导你要好好学习,其效果要好一百倍了。
上大学后,每次从学校回家我都会选几本带回家,得闲就看看。我在村子里我很少会去找同村的人聊天,原因不在他们,只是我对他们常聊的那些话题,没有感觉,所以我跟他们在一起嘴里是吐不出几个字的。
就像当下,还有一周就除夕了,村里也开始热闹起来了,而我依然是待在家里做些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