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李松蔚的读书会上李老师送给学员的奖品,也有学员推荐这本书,看到微信读书上有这本书赶紧放进书架,顺势看起来,专业人员看起来应该看更适合,像我这心理学伪爱好者有些吃力和感觉枯燥,相比还是更喜欢更《循环提问》这样的案例加分析的书。
书里理论的开始耐着性子看,后面还是放弃了。等有需要的时候再看。
虽然我现在没看完,等我做奶奶的时候,应该还是会看的。因为撇开理论,里面的游戏的方式还是很好玩的。
比如提到有个强迫症孩子,常常走走路就停下来,卡住了,因为不知道要迈哪只脚,治疗师设计机器要游戏,每当孩子卡住时,就当回想游戏的场景,卡住的症状解除,卡住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还有例子有个妈妈怕坐飞机,治疗师设计的椅子游戏,通过椅子的晃动等让妈妈体验这种害怕,奇迹般治好了妈妈的恐惧。
还有孩子尿床,治疗师给的是通过打赌的方式让自己在轻松自在的状态下,克服了尿床的毛病。
还有通过家庭共同完成画作等方式,也很有意思,比单纯的用语言的方式效果好,因为这本书主要是针对儿童的心理治疗,儿童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都有限,游戏的方式则打破了这种局限,让孩子在快乐游戏中不知不觉得到治疗。
虽然没看完,也来凑个数,只为证明我看过,没人规定书必须看完。
书摘:
◆ 推荐序1 德式心理治疗中的“游戏精神”
>> 价值中立”“无条件尊重”“非指导性干预”
◆ 1.2 病因学模式
>> 有一些更容易引发精神障碍的家庭问题模式,但是家庭关系模式与特定障碍之间没有线性相关。
◆ 1.3 系统治疗的基本原则
>> 系统治疗的目标就是引导来访者从无能、无助的位置走向拥有自我效能感的状态。
>> 治疗师的一项核心任务就是克服孩子和父母的“问题恍惚状态”,发掘出没有问题的地方并引发希望。
>> 冷静、谨慎的态度远比强烈的指责更有效。
>> “我们知道如何与它共存,尽管它会带来很多限制,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做很多具体的事,让它变得更容易。此外,我们的家庭可以拥有许多快乐!”
>> 将症状理解为成长发育的一部分,放慢脚步来处理,会更有助益。
>> 那些能够应对重大压力的家庭具有以下特征:开放式沟通和良好的情感交流,能灵活处理权力、角色和任务,利用社会支持和有凝聚力的共同的观念。
>> 系统治疗并不仅仅以消除症状为目的,而是旨在重塑孩子、家庭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情境,这种情境会使症状本身不那么重要。
◆ 1.4 治疗的态度和关系格式塔
>> 萨尔瓦多·米纽秦的一句名言:“人们必须通过孩子的眼睛认识其家庭。”
>> 作为登山向导,我可以指出正道和歧途,但是要想前行,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亲自一步步走下去
◆ 1.5 从系统的角度来玩游戏
>> 系统治疗并不先关注游戏的表现功能,而是更重视其作为家庭环境下新的关系体验和作为某种解决方案的构建。
>> 问题的根源在于一再反复、适得其反的“解决”尝试。
>> 去中心化的能力和转换视角与角色的灵活性是系统治疗的核心。
◆ 3.3 开始阶段
>> 即使你现在有过不去的坎儿我也认为这是正常的,作为一个家庭,你们有潜能解决你们的问题。”
>> 提出问题,而不是进行解释和归因
◆ 3.4 探索问题阶段
>> 行为层面
>> 问题不应该被看作缺陷,而应被理解为一种适应的努力和解决的尝试(治疗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 10.3 重新解释悖论
>> 我将症状解释为即将发生变化的迹象或身体的重要信号
◆ 第12章 叙事技巧、隐喻和故事
>> 同时忽视了资源、问题情况的例外事件以及多种行为选项;
◆ 12.2 症状的外化
>> 系统性问题旨在淡化症状,外化则基于相反的原则:症状具象化,内在心理过程变得直观、有形并可管理。
>> 将症状具体化到一个形象是第一步,
>> 你的家人什么时候在跟疾病打交道,什么时候是跟你这个人打交道?”
◆ 12.4 隐喻
>> 一个好的隐喻胜过千言万语
>> 彼得·涅梅切克(Peter Nemetschek)更进一步强调,每个人都可以被证明为成功的典范,他在生命之初就将数百万竞争者甩在了后面。
>> 作为单亲妈妈你独自划着这艘船……等着前夫来划另一只桨,是徒劳的……不过你不用一直为沿哪条航线行进与他争吵了
>> 对于怕狗的小孩,治疗师可以建议找一只怕人的小奶狗,这只幼犬害怕人类甚于孩子怕狗,让狗慢慢习惯人类。另一个例子是让遭受校园暴力的学生,来种植和照顾树木或小树林。
◆ 12.6 治疗的故事
>> 当我讲述治疗故事时,我不会指出一条孩子应该走的路,而是提供所有可能选择的路线。
>> 激发孩子的想象,设想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是一场冒险经历中的各种动物。
>> 你的脚步会告诉你路在何方!
◆ 第四部分 模拟干预措施
>> 系统式治疗中不会对绘画进行解释和阐述,而是就事论事地去认可和欣赏这幅画。
◆ 14.2 治疗初期的绘画和格式塔
>> 我很乐意在这里讲一下“愚蠢艺术画廊”。
>> 愚蠢艺术画廊 这里只收藏那些最傻最笨的图画。
◆ 14.4 治疗动机——图画
>> 采用“三张面孔技术”时,要求孩子先画一张脸,能传达治疗原因;然后,再画另一张脸表示“当一切都很好的时候”;最后是“当你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把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时,你所做出的表情。”
◆ 14.6 共同的全家福
>> 如果儿童和成年人心存压力,担心画不好而不愿意画,我就会建议他们用非惯用手来画。
>> 用非惯用手作画 “用你的‘另一只手’来画!”这种要求立刻喊停了那种想画得美或画得正确的诉求,把大人和小孩的绘画能力都拉到了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并且传达出这一信息:“无须完美,享受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