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可能是老师最向往的模式——学生的自由,教师的自由。教师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培养方向、自己的培训方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自主的设定学生的。学习也不局限于储存知识,更要习得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社会情感技能,培养优秀品格和价值观。
在芬兰,教师手中拥有高度的自主权,可以自己做教学决策。这是芬兰教育的最大特点。这种自主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芬兰教师自己能决定教什么。这并不是说芬兰学校没有教材,但教师确实会把教材放在一边,选择自己研发的成果来教学,而且同一年级也没有一致的教学进度。另一方面芬兰教师对如何评估学生如何改善,学校也有决策权。这是因为芬兰学校去行政化推行,校长和教师共同商量学校如何运行的模式,教师主人的地位自然得到体现。
再看看芬兰各大学教育学院学生的入学申请流程,不得不感慨。如果我们也在严格限制关卡,教师的素质绝对普遍升高,何愁教育参次不齐!芬兰教师的选拔不是简单的以考试成绩来定论,而是教学潜能和教育动机综合来看,高考成绩是次要参考标准。所以芬兰大学录取的“高门槛”不是指考分高,而是指多项指标综合考量!而且,芬兰教育的大环境也决定了它的高效和均衡。首先,全国教师的工资差不多,所以不必要非得去大城市;其次,生活态度,芬兰人追求平静、自然。所以,越是繁华、国际范的城市,芬兰教师愿不愿意去。最后,就是教育专业的录取,优势专业不集中,导致每个大学都有亮点吸引学生报考,所以,人才分布也比较均匀。另外,芬兰教师教育的培养机制是基于需求的课程体系来培养未来的教师。第一,培养研究型的教师。第二,注重教学法的学习。第三,开展大量的教学实践。
芬兰基础教育用30年时间走到了世界前列,并不是因为芬兰人将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复制到自己的体系内,而是因为芬兰人善于运用科研去寻找世界优质教育体系的优秀基因,勇于改变每十年推行一次全国性的教育改革,让教育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而持续更新,让我们借助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去抓住教育的本质。所以在芬兰的教育中,还开设着家庭经济课。分为三个内容,第一项技能是做饭,第二项技能是做家务,第三项技能是家庭理财。由此可见,教育的成功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教育也源自生活!
进入21世纪,芬兰的学生也是一样面对着互联网的诱惑而缺乏锻炼。但是,值得反思的是,芬兰教育开始了一场大变革,用运动设施活跃校园文化,鼓励教师上课时运用更多的校园设施和大自然环境,运用科技支持学生运动和学习。脑洞大开,但是有效,这在中国目前是实行不了的!
看完第三章,不得不感慨,芬兰教育的成功之处大概就是倾全国之力的教育改革。不管是教育制度还是课程安排,都提现了融合的理念。有的是跨学科的科目,有的干脆直接包含了八九项学科,学生根本不用特意去学习,日常的学习已经包括了!在芬兰的教育上,最大的感受就是平等,享受的资源平等、没有拔尖班、不分本地还是移民;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平等的,不分211和985,重点还是学历和工作年限;最最重要的还是芬兰“双轨制”的第二个特点,人生方向可以转换,可以同时就读职高和普高,只要你坚持,总会找到热爱!
芬兰的国家课程标准从第一章就强调地方课程标准的重要性,真正践行了教育权利的下放和分权,而且从小学就开始设有选修课,高中更是可以自由选择毕业时间,只要修完学分即可,这是难以想象的。全面的过程性评价体系,不为择优,不为排名,只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实现学会学习的目标。没有硬性指标,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自我,成为终身学习者!
芬兰整个国家的管理文化和他的教育系统都遵循着分布式领导,学校的发展不能光凭一个“英雄式的”能干的校长,而要依赖于校长、学校各个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合力。学校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成为自己本职工作的领导者,主动学习者。芬兰的教育评估评估的是学习而不是学生,不主张因为学习好坏给孩子贴上好学生和坏学生的标签,不对孩子进行分类。但是他们也不是不进行测试,只是几年才组织一次。
大众都觉得芬兰是教育的“理想国”,其实也不全错,相对于目前我们的教育制度,芬兰实行的更分权、更自由。学校拥有绝对的权利,保障学生学习,教师服从学校,其余的教育机构和部门也只是服务于学校。芬兰也不是完全的没有测试,她们也有小测,但这也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还会参加国家抽样检测和各种国际测评。
纵观芬兰的历史,教师现在所拥有的权利和地位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也是在不断的变革中慢慢改善的,这都源自于尊师重教的社会文化。芬兰教育是世界顶尖教育,但并不是不可学习,毕竟再好的教育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教育和经济其实互为因果。一个国家有了足够强大的财力,才能给教育更大的投入;给教育更大的投入,才能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芬兰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