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被贬新疆三年, 整理大量资料,绘制了地图。他晚年回归家乡,途径长沙特意去见了一人,把宝贵的资料都交给他,并寄予厚望: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林公器重之人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生于1812年,也就是嘉庆十七年。他四岁开始读书,道光十二年乡试中榜,但第二年的会试却落榜了。他没有放弃读书,潜心治学,研读了大量的军事和地理方面书籍。他重新绘制了大清地图,抄录了《西域图志》,撰写了《广区田图说》。
他的学识和才干得到了湖北巡抚胡林翼、两江总督陶澎等的赏识。时任云贵总督的林则徐曾邀请他一起共事,但因他已经受聘陶澎府中,所以未能如愿。
经过胡林翼多次向朝廷举荐,咸丰二年,左宗棠成为湖南巡抚张言基的谋士。这一年,他已经37岁了,可以算是大器晚成。之后,他多次为张言基献计献策,深得信任。他的声望日益受到朝廷的重视,清廷重臣潘祖荫曾有言: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咸丰十一年,左宗棠就任浙江巡抚,配合曾国藩一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征战陕甘地区,在清除“内忧“的战斗中,大获全胜,他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
左宗棠也是早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倡导创建福州船政局。这一主张受到李鸿章的反对,他认为造船比买船的费用高。在左宗堂的极力争取下,同治五年,朝廷同意他设厂造船。船厂还制定了规划,五年内制造八艘150马力的大轮船和5艘80马力的小轮船。
就在他想大展鸿图之际,他被朝廷调任陕甘总督,左右为难之际,他举荐了沈葆桢担任总理船政大臣。左宗棠遥控指挥,沈葆桢负责船厂日常的具体管理工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到光绪三十三年停办时,已经生产34艘成船,其中有3艘2400马力的快船,是当时自主生产的国内最大军舰。
左宗棠奔赴西北之后,创办了兰州制造局,主要负责仿造铁枪铁炮。这些武器为收复新疆起了很大的作用。
左宗棠晚年的一大壮举就是抬棺出征,收复新疆。
同治四年,西部边陲和东南沿海同时面临战事,李鸿章为主的重臣主张放弃新疆。年近花甲之年的左宗棠,出于民族责任感,毅然站出来,他认为边防之于国防是不可或缺的,他论述了新疆的重要战略地位。光绪元年,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鉴于他的胆识和气魄,他被任命为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
光绪二年,左宗棠率领部下刘锦堂和金顺部,先后收复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等。光绪三年,左宗棠率军攻克南疆所有重镇,至此,除被沙俄占领的伊利以外,新疆重新回归。
此后,他积极准备收复伊犁,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留下遗憾。鉴于他充分的军事准备,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伊利顺利回归的协议。
光绪十一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一生以国家为己任的左宗棠悲愤交加,同年7月27日,病逝于福州,一代名将凋零。
左宗棠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创办船厂和制造局,还是收复新疆,他奉行的是忠君报国,无愧民族。他抬棺出征,不负林则徐的嘱托,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只是他身处的时代,清朝廷昏庸,国力积弱,他一个人没有办法力挽狂澜。但无论如何,左宗棠都是近代历史上的一个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