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自行画出“信息加工模型”的框架图、并在其中标注尽可能多的细节。要求分两次画:第一次完全凭自己的记忆,用黑笔或蓝笔;第二次可以查阅笔记或课件,用红笔补充。
2、请根据“认知负荷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三种认知负荷,分别举出一个有说服力的教学案例(可以是正例、也可以是反例)。
认知负荷理论包括外在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理、相关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由信息组织方式或呈现方式不当而带来的“有害”的认知负荷。如:看不清、听不清、满屏文字。内在认知负荷,由学习材料自身特点(如复杂度、抽象度等)所决定的。如:乘法分配率比加法的复杂度更高,电压这一概念比水压更抽象。相关认知负荷,帮助理解、记忆学习材料而引入的“额外而有益”的认知负荷。如:引入”水塔的水压“帮助理解电压。
教学案例
外在认知负荷
听了王老师的课,想想自己的教学,感觉自己上课时,很多时候总希望学生能够根据文字进行想象。现在才知道,对于学生头脑中从来没有的事物,学生是无法产生想象的。在讲解问题时,出现需要与以前知识关联的时候,自己还是用平常语速讲解,这时候,其实应该慢一点,给学生调动以前知识的时间,或者请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然后再讲解。《女娲造人》分析女娲身上的“人”性,学生首先应该知道人物描写方法,才能找出文中描写女娲的语句,辨别这些语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写人物的哪些方面,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才能明白,文中的女娲不仅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的形象,还是一个母亲的形象。这里,人物描写方法是基础,在分析时,应该给学生时间,让所有学生回忆起人物描写方法的相关知识,学生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自己是因为课下问了一个学生,才知道他当时还没有听明白人物描写方法,所以根本不会分析老师提出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讲得慢一点,声音大一点,把基础知识点强调出来。自己上课时的课件,总是文字居多,这其实给学生的工作记忆带来很大的负担,课件应该简洁,呈现最关键信息,呈现知识间联系,能够图文结合尽量图文结合。下面是讲《春》是介绍作者朱自清的一张幻灯片。
听了王老师的课,做了修改。
内在认知负荷
有些知识,本身理解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如语文学习中五种表达方式。网上对表达方式的解释是“表达方式,又叫表达方法,简称表达。它是文章思想内容变成具体存在现实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段。它是文章的一种重要形式因素,也是衡量文章艺术性的重要条件。表达方法可分为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看这样的定义,自己也不能说清楚什么是表达方式。对于阅读积累不丰富的学生来说,区别五种表达方式也是有难度的。当时是从网上找到一下相对来说还有趣一点的讲解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五种表达方式。
相关认知负荷
七上《寓言四则》中《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情节设置都用到了“情节陡转”。正在赫尔墨斯信心满满,情绪高涨到极点,认为自己的雕像一定是最值钱的时候,雕像者告诉他,他的雕像只是“添头”,一文不值。蚊子战胜了狮子,正是得意洋洋的时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为了让学生理解“情节陡转”,就举我们自己的例子。班里有几个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就请大家想,如果上课前小晴正在讲台上兴高采烈地模仿数学老师讲课,大家兴致盎然地围观,这时候,发生什么事情,对小晴的兴致是最大的打击。大家都能想到这时候数学老师来了,小晴会一下子尴尬到极点。告诉大家,这就起情节陡转。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情节陡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