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减负实效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然而,长期以来,基层工作面临着诸多负担,严重制约了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落实基层减负要求,已然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的关键之举。
落实基层减负要求,破除形式主义藩篱。形式主义作为基层减负的“拦路虎”,长期困扰着基层工作。白碱滩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积极响应,出实招、用硬招,聚焦核心目标、重点工作与核心职责,精简优化指标体系,精准做“减法”。2025年组织申报考核项目22项,精简优化3项,较上年度无新增考核项,切实从源头上杜绝了考核项目过多过频的问题,持续提升了基层减负的质效。定期监测与分析绩效指标使用情况,助力解决指标只增不减问题,指导各单位建立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删除僵尸指标、“过度留痕”指标、“内卷”指标,实现在精准精简的基础上做到应考尽考,使过度留痕、重复督导检查等沉疴旧疾得到显著改善。
精简优化绩效考核指标,让考核回归本真。绩效考核本应是推动工作落实、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绩效考核指标存在过多、过细、过于形式化的问题,不仅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也偏离了考核的初衷。白碱滩区整合优化同类指标,分析提炼不同场景、不同业务条线绩效考核指标的差异性和同质性,指导各单位对内容重复、区分度小的指标进行整合或删减,摒弃可考可不考的指标。注重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其能够真实反映基层工作的实际成效,切实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2025年精简优化考核指标70条,较上年度精简6条,精简率7.9%。大幅减少了那些不必要、不切实际的考核内容,突出结果导向,以群众满意度和问题解决率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实现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实际工作,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
激励担当作为,激发基层干部活力。为基层减负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提振基层干部的精神状态,持续释放为民服务的活力和动力。白碱滩区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基层干部的“先行先试”“敢闯敢干”撑腰打气。制定印发《白碱滩区工作人员综合考核指导意见》,以“区分优劣、奖优罚劣、促进发展、激励担当”作为干部考核目标导向,差异化设置考核内容,全区47个部门单位立足考核对象岗位特性,以正负面清单为基准,分类制定考核内容。针对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街道社区类干部所在部门单位,精准匹配考核侧重点,确保考核内容贴合岗位实际需求,切实增强考核的精准性与导向性,充分激发激活基层干部的创新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