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翻译
自暴的人都自以为是。人性中有礼义,但凡有良心的,都知道礼义为美而好慕之。可那自暴的人,张嘴就说你那一套不行,然后以自己的偏诐之私,口出狂言,对礼义廉耻反加诋毁。这样的人已失了本心,把自己给坑害了,那你还能跟他说什么?没法跟他说!
什么是自弃的人呢?人性中有仁义,人人都要追求居仁由义。但自弃的人,没有志气,不肯努力,逡巡畏缩,认为自己做不到,自己给放弃了。自弃者,就无法有所作为。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仁,是人身上安安稳稳的一处住宅,能居于仁,则身心泰然。
人的危机从哪儿来呢?一有私欲,便是危机。而私欲的标准很简单,就是“义”。合乎义,虽万钟不辞;不合于义,分毫不取。
义,是做任何事最为平正通达的大路。走在大路上,千变万化由此推行,正大光明,心无旁骛。这样,有什么事办不成?有什么目标达不到?如果要贪巧求速,就会走向那断蹊僻径,不能平正通达。
居仁由义是这么简单,但人们就是做不到。孔子哀叹说:“难道人不都是从大门出来的吗?门前就是大道,为什么大道上却没人走呢?”孔子说得对,人们往往不相信大门前的大道,都在研究怎么翻墙、怎么爬窗、怎么超车、怎么抄小路。空着“仁”这样安稳的大宅子不住,舍弃“义”这样的大道不走,岂不是哀哉!